[发明专利]一种聚四氟乙烯垫片生产用的加工工装在审
申请号: | 202210029536.0 | 申请日: | 2022-01-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4379002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22 |
发明(设计)人: | 王国民;季小兵;常东琴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安氟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3/34 | 分类号: | B29C43/34;B29C43/32;B29C43/04;B29K27/18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31 | 代理人: | 霍从芳 |
地址: | 225300 江苏省泰***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聚四氟乙烯 垫片 生产 加工 工装 | ||
本发明涉及乙烯垫片生产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聚四氟乙烯垫片生产用的加工工装,包括外架、成型座、压力机和给料机构,外架上连接有成型座和压力机,成型座上方设置有给料机构,给料机构包括分料件、下料管道、控制架、副控组件和龙门件,分料件的上方罩有下料管道,下料管道的一侧连接有控制架,控制架下方和分料件连接,本发明实现了整个加工工装的快捷给料和自动化抹平物料的效果,只需要给Z型框架一定的升降动力,即可控制整个分料件的稳定双控工作效果,控制若干下料壳移动到成型座上物料的上表面处,同时若干下料壳持续往复式移动,将凸起的物料进行快速刮动抹平,从而提升整个加工工装的工作质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乙烯垫片生产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聚四氟乙烯垫片生产用的加工工装。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的聚四氟乙烯垫片生产加工过程,涉及到加压成型工序,将物料注入到底座环形槽中,随后人工抹平物料,结束后将底座移动到下压机构中,对物料进行加压成型处理,显然人工抹平的方式耗时耗力,现有技术中,也存在机器抹平的方式,抹平的工作质量有待提升,对生产加工工装进行改进设计,提升其自动化程度,对垫片生产的行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为此我们提供了一种聚四氟乙烯垫片生产用的加工工装,可以实现快捷给料和高质量抹平物料,相较于传动技术上的机器,本发明加工工作自动化程度高,只需要提供外界升降动力,即可实现加工工装内部的双控配合机制运转,实现物料的高质量抹平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聚四氟乙烯垫片生产用的加工工装,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聚四氟乙烯垫片生产用的加工工装,包括外架、成型座、压力机和给料机构,所述外架上连接有成型座和压力机,成型座上方设置有给料机构,所述给料机构包括分料件、下料管道、控制架、副控组件和龙门件,所述分料件的上方罩有下料管道,下料管道的一侧连接有控制架,控制架下方和分料件连接,分料件的一侧传动连接有副控组件,控制架和副控组件连接,分料件和下料管道之间设置有龙门件,龙门件两端固定在外架上,副控组件和龙门件传动连接,副控组件固定在控制架上,所述控制架包括L型框架、Z型框架、横梁柱、内压件和立轴,L型框架一端固定在下料管道上,L型框架的下端连接有Z型框架,Z型框架的一侧和龙门件传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Z型框架的底端固定连接有立轴,且Z型框架底部一侧固定连接有内压件,内压件一端和副控组件连接,立轴贯穿分料件的中部,所述下料管道包括漏斗体、分流筒和下流管,漏斗体的下端连通有分流筒,所述分流筒的下端连通有四个均匀环设分布的下流管,分流筒形状为圆筒底部一体连接半球壳体,且分流筒的内腔中固定有十字形板,下流管的下端延伸到分料件中。
优选的,所述龙门件包括立盘、横轴和门型框架,所述门型框架的中部一侧设置有立盘,立盘中部贯穿有横轴,横轴的一端外侧壁上固定环设有若干均匀分布的棱柱齿,Z型框架的一侧壁上开设有若干均匀分布的齿槽,Z型框架和横轴啮合传动连接,门型框架的端部固定在外架上,所述内压件包括控流件、L型限位柱、气柱、气桶和第一弹簧,气桶为圆桶状且桶底板上环设有若干均匀分布的通孔,所述气桶的开口处活动套接有气柱,气桶一端接触有第一弹簧,且另一端连接有控流件,第一弹簧套在气柱上,L型限位柱一端固定在横梁柱上,L型限位柱的另一端连接有气桶,气桶贯穿L型限位柱。
优选的,所述分料件包括内撑杆、套筒、分流筒和下料壳,所述分流筒的中部设置有套筒,套筒和分流筒之间固定环设有三个均匀分布的内撑杆,分流筒的底部固定环设有若干均匀分布的下料壳,下料壳为两端贯通的方形板筒状,所述分流筒形状为底环板内外侧壁上均固定有格挡筒,且外部格挡筒上固定有第一压力块,底环板上表面上环设有若干均匀分布的三角槽,三角槽底部和下料壳连通,内撑杆的周围接触有两个对称分布的内压件,套筒活动套在立轴外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安氟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安氟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02953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