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三维激光扫描技术的地质编录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029430.0 | 申请日: | 2022-01-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4485586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13 |
发明(设计)人: | 罗文超;王军伟;林康利;杜世回;周福军;刘铭;闫晓龙;张智敏;赵文辉;刘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C15/00 | 分类号: | G01C15/00;G06T17/05;G06F16/587;G06T7/521;G06T7/90 |
代理公司: | 西安新思维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61114 | 代理人: | 李罡 |
地址: | 710043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三维 激光 扫描 技术 地质 编录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三维激光扫描技术的地质编录方法。现有地质编录方法是利用皮尺、罗盘进行地质测绘,工作效率低,精度低,易受地形影响,且存在安全隐患。本发明通过现场调绘,记录、统计并分析对象岩体的结构面分布规律;选择最佳设站位置,开展研究对象的三维激光扫描工作;获取研究对象表面点云数据及图像,单点精度为毫米级精度,结合现场地质测绘工作,开展地质编录工作。本发明利用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即可获得地质体表面点云数据与图像,确定地质要素信息,提高了地质编录效率及测绘精度;通用性较强,解决了地质编录工作受地形、空间条件等制约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地质编录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三维激光扫描技术的地质编录方法。
背景技术
在铁路工程地质勘探及调绘过程中,地质编录工作尤为重要,它是运用文字、图表、素描等方式详细记录露头或开挖岩体的各项特征的基本手段。在以往工作中,地质编录方法是利用皮尺、罗盘进行实地地质测绘,并进行现场勾绘结构面出露特征,工作效率低,精度低;另外,对于高陡边坡岩体地质编录,传统工作方法易受地形影响,实地地质测绘具有很大难度,且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
近年来,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凭借着其高效率、高精度、非接触工作方式特点,在测绘、(隧道、大坝)变形监测、工厂数字化及古建筑保护中均已广泛应用。为此,本文将充分利用该项技术的优势,应用于地质编录工作中,以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基于三维激光扫描技术的地质编录方法,解决了传统地质编录工作量大、效率低、精度低的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基于三维激光扫描技术的地质编录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现场调绘,记录、统计并分析对象岩体的结构面分布规律;
步骤二:选择最佳设站位置,开展研究对象的三维激光扫描工作;
步骤三:获取研究对象表面点云数据及图像,单点精度为毫米级精度,结合现场地质测绘工作,开展地质编录工作。
具体地,所述步骤一包括:
1.1根据不同研究对象,确定研究对象的研究目的;
1.2依据研究对象的研究目的,现场调绘,记录、统计并分析对象岩体的结构面分布规律。
具体地,所述步骤二包括:
2.1根据研究对象现场地形条件,选择距离、角度、光线条件适宜的位置进行初步扫描;
2.2根据1.2中调绘成果,核查、验证初步扫描结果,若存在典型的结构面未能成功扫描或效果不理想,则应重新调整架站位置,继续扫描。
具体地,所述步骤三包括:
3.1对研究对象进行三维激光扫描,获取表面点云数据及图像;
3.2依据所述表面点云数据及图像,获取研究对象典型结构面信息;
3.3结合现场地质测绘,进行地质编录工作。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本发明通过非接触工作模式,利用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即可获得地质体表面点云数据与图像,确定地质要素信息,相较于传统工作方法,提高了地质编录效率及测绘精度;
2)本发明通用性较强,适用于开挖与非开挖地质体的地质编录,解决了地质编录工作受地形、空间条件等制约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操作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02943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倍速电磁式旋转能量采集器
- 下一篇:一种再生纤维针织面料生产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