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物联网的农村污水处理监测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210029299.8 | 申请日: | 2022-01-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4349217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15 |
发明(设计)人: | 周正兵;沈志伟;张骏;甘雁飞;李嘉辉;陆剑;张晓雷;杜成祥;朱京磊;龚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交上海航道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04 | 分类号: | C02F9/04;G05B19/048 |
代理公司: | 南通英诺威讯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508 | 代理人: | 樊晓坤 |
地址: | 20000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联网 农村 污水处理 监测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物联网的农村污水处理监测系统,包括排放口、预处理设备、污水处理池Ⅰ、污水处理池Ⅱ、污水处理池Ⅲ、污水检测设备和主控制器,所述排放口与所述预处理设备之间利用管道相连接,所述污水处理池Ⅰ、污水处理池Ⅱ和污水处理池Ⅲ之间相互独立,所述主控制器与外接计算机有无线和有线两种连接方式。该基于物联网的农村污水处理监测系统,采用新型的设计,使得该系统可以将污水分为三类并分别进行处理,在一种设备出现故障时只需进行针对性检修,不影响其他种类设备的正常运行,从而避免污水大量堆积而无法排放,并且在主控制器的外部和内部分别增加防盗柜和加密芯片,使得无法使用非正常手段对主控制器的参数进行修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为基于物联网的农村污水处理监测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我们在生活中所产生的污水也越来越多,污水在排放之前需要经过取水处理设备的处理,各个污水产后护理设备的使用情况和质量不同,所以在污水处理之后仍需要定期对处理后的污水进行抽查,从而达到监测污水处理效果的目的,避免不达标的污水被排放。
现有技术中,授权公告号为CN104007706A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全时段企业污水产生与处理的监测方法及系统,系统包括企业生产监测系统、污水处理监测系统、远程无线处理终端和服务管理平台;企业生产监测系统和污水处理监测系统通过信号线直联于远程无线处理终端,远程无线处理终端利用无线通信与服务管理平台双向联系;企业生产监测系统和污水处理监测系统将实时监测的数据上报给远程无线处理终端,远程无线处理终端统计分析实时监测的数据,定时自动的上报给服务管理平台,同时服务管理平台也可主动调用远程无线处理终端的实时数据,本发明采用不间断的监测统计方法,因此可以很好的防止企业偷排污水,为环境管理部门管理水平的提高提供很好的技术方案。
但是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污水处理监测设备在检测到排放的污水不达标时需要立即停止所有污水的排放,如此在对设备进行整改时会堆积大量无法进行排放的污水,从而提高储存难度,并且有些不法分子为了减小污水处理的成本会擅自调整污水处理监测设备的数值,使得污水在低标准的情况下排放,最终对环境造成一定程度的污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基于物联网的农村污水处理监测系统,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设备检修时污水储存压力较大、污水监测设备数值易被篡改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基于物联网的农村污水处理监测系统,包括排放口、预处理设备、污水处理池Ⅰ、污水处理池Ⅱ、污水处理池Ⅲ、污水检测设备和主控制器,
所述排放口与所述预处理设备之间利用管道相连接,且所述排放口根据不同的来源分为多个不同的排放管道,并且所述预处理设备具有大体积杂质过滤功能;
所述污水处理池Ⅰ、污水处理池Ⅱ和污水处理池Ⅲ之间相互独立,且所述污水处理池Ⅰ、污水处理池Ⅱ和污水处理池Ⅲ内部分别储存和处理A类污水、B类污水和C类污水;
所述污水处理池Ⅰ、污水处理池Ⅱ和污水处理池Ⅲ与所述污水监测设备之间均设置于取样器,且所述取样器设置与所述污水处理池排放端,并且所述污水监测设备与所述主控制器之间利用无线局域网连接;
所述污水处理池Ⅰ、污水处理池Ⅱ和污水处理池Ⅲ内部均设置有加药器和计时器,所述加药器用于控制污水处理药品的加入量,且所述计时器用于控制污水与药品的反应时间;
所述主控制器与外接计算机有无线和有线两种连接方式,且所述主控制器外部设置有金属防盗柜,且所述主控制器内部设置有用于对计算机指令进行加密的加密芯片。
优选的,所述排放口在阀门控制的情况与储存池相连接,且所述储存池排水端利用带有电动阀门的管道与所述预处理设备相连通,并且所述储存池可供3天污水的正常排放储存,同时所述储存池内部分类储存管理,正常情况下排放口排放出的污水会进入预处理设备中进行初步处理,在某一处理池需要检修时阻断对应位置的排放口并将污水排至储存池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交上海航道局有限公司,未经中交上海航道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02929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