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数字化全自动耐火度测试仪及其试验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029220.1 | 申请日: | 2022-01-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4324447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12 |
发明(设计)人: | 王波;董殿敏;刘克;李永刚;王江涛;孟烨;宋艳艳;刘祎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钢集团洛阳耐火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25/00 | 分类号: | G01N25/00;G01K7/02;G01B11/24 |
代理公司: | 洛阳明律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18 | 代理人: | 李娟 |
地址: | 471039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数字化 全自动 耐火 测试仪 及其 试验 方法 | ||
1.一种数字化全自动耐火度测试仪,其特征在于:数字化全自动耐火度测试仪包括试验炉、视窗、热电偶、锥台、摄像机、控制器、计算机;数字化全自动耐火度测试仪还设置有自动甄别系统、自动成像及解析系统、自动阈值判定结果及自动停机系统;
所述的自动甄别系统,是由旋转定位器、控制器及计算机等组成;旋转定位器中的旋转驱动器、旋转计数器、自动定位机构与控制器相连接,控制器与计算机连接;所述的自动定位机构,由锥体编号器、起始位标识及数字编码器组成;
所述的自动成像及解析系统,位于前视窗外,包含安装于摄像与机计算机之间的视觉控制器及千兆网卡;摄像机实时采集试验锥及锥台的图形信息,通过传输线将原始图形传输给视觉控制器;视觉控制器对采集的原始图像进行数字化模型重建,结合锥体的机器编码,将原始图形和数字化模型传输到对应试验锥的计算机信息库中;计算机为数字化后的图形建立边缘函数集合;通过横向扫描边缘函数集合,得到不同属性的交叉点集合,这些交叉点集合即为试验锥和锥台的特征信息集合;
所述的自动阈值判定结果及自动停机系统,依据试验锥特别是其锥尖与锥台的数字化信息,实时监测锥尖与锥台上表面的距离,设定一定的阈值,当锥尖首次与锥台上表面触及该阈值时,计算机系统即判定:锥尖接触锥台,此刻的炉温温度值,即为该试验锥的耐火度值;计算机与控制器系统、自动定位机构和视觉控制器连接,计算机内装有测控软件,测控软件控制系统自动运行,自动出结果,计算机发出结束指令给控制器,控制器的电流电压逐步归零,切断电源,红灯亮,自动停机。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数字化全自动耐火度测试仪,其特征在于:锥体编号器为多点光电感应器或圆盘型的多点电子计位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数字化全自动耐火度测试仪进行试验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主要包括如下流程:
S1、程序初始化;
S2、设定试验编号、试验锥实际编号、各个试验锥原始高度LNO1,L160WZ,LNO2等、试验锥弯倒至锥尖接触锥台的距离阈值(-h~+h mm)、试验温度基本参数;
S3、设定升温制度,按照标准在 1.5h ~ 2h 内将炉温加热到比估计试样的耐火度低200℃时,再按2.5℃ /min 的均速加热到试验温度;
S4、开始试验,根据起始位标识自动寻找起始位,找到起始位进行S5,未找到起始位S4;
S5、根据起始位和锥体编号器,数字编码器对试验锥进行机器编码,并将编码上传给测试程序,程序自动建立机器编码和实际编码对照表;
S6、程序为试验锥建立各自的信息库,信息库用试验锥实际编码标识;
S7、程序实时接收数字编码器信号,当编码器信号在试验锥位置时,摄像机采集原始图像;并将原始图形传输给视觉控制器;
S8、视觉控制器提供精准的图像处理算法,对采集的原始图像进行数字化模型重建,并为数字化后的图形建立边缘函数集合。通过横向扫描边缘函数集合,得到属性不同交叉点集合,这些交叉点集合即为试验锥和锥台的特征信息集合;
S9、视觉控制器将原始图形和特征信息集合传输给计算机,程序参照机器编码和实际编码对照表,将这些信息保存到试验锥各自的信息库中,以下过程均以试验锥NO1的信息库NO1为例;
S10、程序对特征信息点集合进行分类算法分析,可将特征信息集合分为锥台表面信息集合,锥体根部、中部及尖部信息集合,锥体在不同部位的弯倒速度信息集合;
S11、根据锥体尖部信息集合与锥台上表面信息集合,计算锥体尖部与锥台上表面的距离,此时的距离为像素距离PHNO1’;
S12、程序以第一次获得的锥体尖部与锥台上表面的像素距离PH NO1为原始像素高度;
S13、计算锥体尖部与锥台上表面距离LNO1’=LNO1*(PHNO1’/PHNO1);
S14、保存试验锥NO1锥体尖部与锥台上表面距离LNO1’、测温热电偶温度T、锥体编号NO1到试验锥NO1过程数据库;
S15、若LNO1’在-h~+h mm范围内,则此时测温热电偶温度T即为试验锥NO1的耐火度,将测温热电偶温度T保存到试验锥NO1结果数据库;
S16、对所有试验锥都进行S7~ S15的操作,若所有试验锥的耐火度都计算出后,试验自动停机,保存所有实验结果。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数字化全自动耐火度测试仪进行试验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对试验锥采用以下试验步骤中,锥台在实验过程中慢速旋转;
第一步:将栽有试验锥的锥台放入试验炉内;
第二步:设定试验编号、试验锥或标准锥实际编号、各个试验锥原始高度如LNO1,L160WZ,LNO2等、试验锥弯倒至锥尖接触锥台的距离阈值(-h~+h mm),h≥0.03mm、试验温度基本参数在计算中;
第三步:设定升温制度,按照标准在 1.5h ~ 2h 内将炉温加热到比估计试样的耐火度低 200℃时,再按2.5℃ /min 的均速加热到试验温度。以1800℃为例,1000℃以下升温速率20℃/min,1000℃~1600℃升温速率10℃/min,1600℃~1800℃升温速率2.5℃/min;
第四步:开始试验,根据起始位标识自动寻找起始位。锥台需先旋转1周以上;
第五步:计算机程序按照测试流程,对试验锥或标准锥自动编号、自动计算锥体及锥台特征信息、自动分析特征信息,实时寻找试验锥或标准锥锥尖与锥台上表面的距离Ln’;
第六步:程序判断若Ln’在-h~+h范围内,则此时测温热电偶温度T即为该试验锥或标准锥的耐火度,将测温热电偶温度T及Ln’ 保存到对应试验锥或标准锥结果数据库中;
第七步:若所有试验锥或标准锥的耐火度都计算出后,试验自动停机,保存所有实验结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钢集团洛阳耐火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中钢集团洛阳耐火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029220.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