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宽幅高速凹版印刷机及其印刷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210028376.8 | 申请日: | 2022-01-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4379197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24 |
发明(设计)人: | 殷俊龙;张其淼;徐荷文;蔡永能;吴强;王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佛山鹏程易胜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41F9/00 | 分类号: | B41F9/00;B41F9/06;B41F13/02;B41F13/11;B41F23/00;B41F31/10;B41F1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8000 广东省佛山市南海***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宽幅 高速 凹版 印刷机 及其 印刷 方法 | ||
1.一种宽幅高速凹版印刷机的印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宽幅高速凹版印刷机承印基材宽度大于1200mm,印刷速度大于100m/min,所述印刷机包括机架,机架上分别安装有双工位放卷单元(2)、收放卷纠偏器(3)、入牵单元(4)、A面印刷单元(5)、干燥风箱单元(6)、出A面风箱纠偏单元(7)、B面印刷单元(8)、CCD瑕疵检测单元(9)、喷码打标单元(10)、出牵单元(11)以及双工位收卷单元(1);
所述双工位收卷单元(1)、收放卷纠偏器(3)、出牵单元(11)、A面印刷单元(5)、入牵单元(4)、双工位放卷单元(2)和B面印刷单元(8)依次设置在机架下方;
所述干燥风箱单元(6)设置在机架上方,干燥风箱单元(6)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出A面风箱纠偏单元(7),出A面风箱纠偏单元(7)一旁设有CCD瑕疵检测单元(9),CCD瑕疵检测单元(9)位于A面印刷单元(5)上方;
所述喷码打标单元(10)设置在出牵单元(11)上;
收卷架(101)、卡盘传动电机(102)、翻转盘(103)、翻转架(104)、收卷压辊(105)、过渡辊(106)以及卡盘(107);
所述卡盘传动电机(102)、翻转盘(103)、收卷压辊(105)、过渡辊(106)以及卡盘(107)安装在收卷架(101)上,翻转盘(103)圆心处连接的轴穿过收卷架(101)与翻转架(104)连接,翻转架(104)的一端上套有辊轴,卡盘传动电机(102)与卡盘(107)连接;
所述双工位放卷单元(2)包括放卷架(201)、放卷接料平台(202)、张力辊(203)、浮动辊(204)、电动推杆(205)和切刀摆臂(206),放卷接料平台(202)、张力辊(203)、浮动辊(204)、电动推杆(205)和切刀摆臂(206)安装在放卷架(201)上;
所述张力辊(203)和浮动辊(204)并排设置;
所述收放卷纠偏器(3)包括左侧板(301)、右侧板(302)、执行电机(303)、转动丝杆(304)、直线滑轨(305)以及自动定位组件(306),左侧板(301)和右侧板(302)并排设置,左侧板(301)和右侧板(302)之间设置有直线滑轨(305),直线滑轨(305)上卡入有自动定位组件(306);
所述执行电机(303)设置在右侧板(302)的外侧,执行电机(303)上连接的转动丝杆(304)穿过左侧板(301)与右侧板(302)上的轴承连接,自动定位组件(306)套在转动丝杆(304)上;所述转动丝杆(304)的两侧设有反向的外螺纹,自动定位组件(306)设有两组,并排与两侧的外螺纹啮合;
所述自动定位组件(306)包括电眼(3061)、定位架(3062)、导杆(3063)、限位杆(3064)和电眼架(3065),导杆(3063)和限位杆(3064)并排固定在左侧板(301)与右侧板(302)之间,定位架(3062)的一端被转动丝杆(304)贯穿并啮合,定位架(3062)的另一端被导杆(3063)贯穿,定位架(3062)位于导杆(3063)和限位杆(3064)之间的端口上连接有电眼架(3065),电眼架(3065)贯穿有活动连接的电眼(3061);
所述电眼(3061)的安装位置适于使得所述电眼(3061)能检测到基材的侧边缘;所述定位架(3062)的内侧设置有一个纠偏凹块,两组所述自动定位组件(306)上的各自所述纠偏凹块之间的空间形成所述基材的传输路径;
所述入牵单元(4)包括调整辊(401)、牵引钢辊(402)、牵引钢辊驱动电机(403)和除尘部件(404),调整辊(401)、牵引钢辊(402)、牵引钢辊驱动电机(403)和除尘部件(404)设置在牵引架上,牵引钢辊(402)和牵引钢辊驱动电机(403)连接;
所述除尘部件(404)包括除尘盒(4041)、除尘前组(4042)和除尘后组(4043),除尘前组(4042)和除尘后组(4043)并排设置除尘盒(4041)内,除尘前组(4042)和除尘后组(4043)均为两组带有正负极的极板,其中两两极板为一组,每组极板之间形成的除尘通道供基材穿过,并且基材同一侧的两个极板所施加电压正负极相反,两组极板产生两个不同方向的电场,用于去除基材两面的灰尘;
除尘前组(4042)和除尘后组(4043)同一排的正负极板之间通过绝缘的板材连接,位于最外侧基材两侧的极板连接在滑轨上,通过双轴电机啮合,基材两侧的极板,实现两排极板同向或者反向移动,用于调整与基材之间的间距,增大或者减弱电场强度;
所述出A面风箱纠偏单元(7)包括纠偏丝杆(701)和传动电机(702),纠偏丝杆(701)和传动电机(702)安装在纠偏架上,传动电机(702)与纠偏丝杆(701)连接;
所述CCD瑕疵检测单元(9)包括色标传感器(901)、纠偏驱动器(902)、纠偏导辊(903)和CCD瑕疵检测相机(904),色标传感器(901)、纠偏驱动器(902)、纠偏导辊(903)安装在检测架上,纠偏驱动器(902)与纠偏导辊(903)相接,色标传感器(901)位于纠偏导辊(903)一旁,CCD瑕疵检测相机(904)朝向纠偏架;
A面印刷单元(5)包括横向套色架(501)、版辊传动电机(502)、涂布压辊(503)、版辊(504)、油墨小车(505)和刮刀(506),横向套色架(501)、版辊传动电机(502)、涂布压辊(503)、版辊(504)和油墨小车(505)安装在印刷架上,版辊(504)和版辊传动电机(502)相接,涂布压辊(503)和刮刀(506)接触连接;
干燥风箱单元(6)包括干燥风箱(601)、风箱导辊(602)、进风管(603)、排风机(604)、回风管(605)和印刷烘干机(606),干燥风箱(601)的内部设有上下两排风箱导辊(602),印刷烘干机(606)与干燥风箱(601)连接,排风机(604)与回风管(605)连接,进风管(603)设置在回风管(605)一旁并与干燥风箱(601)内部连接;
印刷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配好浆料,调整好浆料盘与印刷版轮间隙,主机系统启动,干燥风箱单元(6)启动,AGV小车自动运载原基材移动至双工位放卷单元(2)上,双工位放卷单元(2)上的基材依次穿过收放卷纠偏器(3)、入牵单元(4)、A面印刷单元(5)、干燥风箱单元(6)、出A面风箱纠偏单元(7)、B面印刷单元(8)、CCD瑕疵检测单元(9)、喷码打标单元(10)、出牵单元(11)以及双工位收卷单元(1);
所述步骤S1中通过所述收放卷纠偏器(3)进行纠偏包括:
S1.1、通过两侧的电眼(3061)检测所述基材的侧边缘,若两侧的电眼(3061)同时检测到所述基材的侧边缘,则按原设定程序运行;否则,进入S1.2;
S1.2、控制所述执行电机(303)反转,使得两侧的定位架(3062)相背移动,此时基材处于两侧定位架(3062)形成的自由空间中;
S1.3、控制所述执行电机(303)正转,使得两侧的定位架(3062)相向移动,所述基材两侧边缘定位在定位架(3062)两侧的纠偏凹块内;
S2:供料系统启动,通过横向套色架(501)进行印刷套色,除尘部件(404)启动,并且两组的极板正负极交错,两组极板产生两个不同方向的电场,灰尘带有电子,在电场的作用下,分别移动至正极板上,从而用于去除基材两面的灰尘;
S3:通过CCD瑕疵检测单元(9)检测印刷合格率,加速印刷产品,稳定生产成品,启动喷码打标单元(10),完成印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山鹏程易胜机械有限公司,未经佛山鹏程易胜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028376.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