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承压房能内部安装的房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027257.0 | 申请日: | 2022-01-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4182864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15 |
发明(设计)人: | 刘飞香;廖金军;尹冰;刘金书;潘国智;孟崇崇;孔明慧;贺群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铁建重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B5/02 | 分类号: | E04B5/02;E04B5/14;E04B1/68;E04B1/343;E04H1/02 |
代理公司: | 长沙七源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3214 | 代理人: | 刘伊旸;周晓艳 |
地址: | 410100 湖南省长***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承压房能 内部 安装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承压房能内部安装的房底,所述房底包括设置于中部位置的多件中间模板和设置于边缘位置的多件外侧模板,中间模板和外侧模板均包括密封边梁,密封边梁通过盖板、封板、内侧隔板和外侧边框构成了一个方便打开的方形梁体,中间模板和外侧模板将盖板打开后即可实现相邻模板之间的装配,使得从承压房内部安装得以实现,无需再建设条形地基,简化了施工方法,加快了施工效率;中间模板和外侧模板打开盖板后依然是密封的整体结构,既实现了内部装配,同时模板自身的气密性不受影响。外侧模板设置连接梁用于与承压房的侧面模板连接,连接梁可作为房底周围连接结构和承载结构,有效减少中间位置的模板变形,增大模板的气密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装配式承压建筑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承压房能内部安装的房底。
背景技术
在高原等空气稀薄、气压低的环境,来自平原地区的工作人员在普通活动板房居住往往有高原反应难以睡眠,因此在高原地区需改变房屋的室内气压,形成平原地区一样的室内环境。研制适用于高原高寒环境的承压房具有重要意义,其高气密性和便于拆装的技术特点对房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目前的装配式建筑房底存在以下短板:
1)、现有的房屋(钢筋混凝土)底板铺设采用卡扣式,需在底板搭建木龙骨;
2)、现有的压力房房底为焊接结构,无法大面积建设和移动,不便于运输;
3)、现有装配式房屋铺设底板时,需要在地面建设条形地基,工人钻到地基下面在外部安装;
4)、现有装配式房屋在内部铺设房底时,需要将面板朝下,模板骨架朝上,再在骨架上铺设一层房板,导致房屋质量增加,增加材料成本和运输成本。
综上所述,急需一种承压房能内部安装的房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承压房能内部安装的房底,旨在解决现有装配式建筑房底装配存在的问题,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承压房能内部安装的房底,所述房底包括多件中间模板,多件中间模板沿着横向和纵向排列设置形成阵列组;所述中间模板包括密封边梁和第一面板;
所述密封边梁包括盖板、封板、内侧隔板和外侧边框构成的方形梁体,其中,内侧隔板和外侧边框为相对设置,盖板和封板为相对设置,所述封板位于底部且与内侧隔板、外侧边框之间为密封连接,所述盖板位于顶部且与外侧边框之间为可拆卸连接;
多条密封边梁依次相接构成第一框架组件,所述第一面板设置于第一框架组件上,且第一面板与内侧隔板之间为密封连接。
以上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房底还包括沿阵列组外侧设置的多个外侧模板,所述外侧模板包括第二面板和第二框架组件,所述第二框架组件包括多件密封边梁和至少一件连接梁,所述第二面板设置于所述第二框架组件上,且第二面板与第二框架组件中的连接梁、内侧隔板之间为密封连接。
以上技术方案中优选的,相邻两件中间模板的密封边梁之间、相邻两件外侧模板的密封边梁之间以及中间模板的密封边梁与外侧模板的密封边梁之间设置密封条进行密封,且两件密封边梁之间设置限位条,实现在两件密封边梁之间间隔出容纳密封条的间隙。
以上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密封条和限位条均设置于外侧边框的外侧面上,所述限位条和外侧边框上同轴设有安装孔,所述密封条位于靠近盖板的一侧。
以上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第一框架组件和第二框架组件均为方形框架;所述第二框架组件中的一条边为连接梁,或者是单个直角的两条直角边为连接梁。
以上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第一框架组件和第二框架组件中,在一组形成直角的两条密封底梁上设有密封条和限位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铁建重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铁建重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02725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