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5G的配网故障信息智能传输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026703.6 | 申请日: | 2022-01-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4398232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26 |
发明(设计)人: | 孙阳盛;涂崎;黄震宇;赵中华;盛福;刘东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方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1/30 | 分类号: | G06F11/30;G07C3/00;H04W4/30 |
代理公司: | 青岛发思特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7212 | 代理人: | 郭继艳 |
地址: | 264000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故障 信息 智能 传输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继电保护故障信息领域,尤其是一种基于5G的配网故障信息智能传输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运用态势感知技术扫描远程在线设备;S2、对设备的运行状态和动作行为进行监测,获取设备运行状态和动作行为数据;S3、通过5G无线传输技术将获取的数据传输至数据库中;S4、对数据库中的数据进行提取,与设备预设的运行状态和动作行为数据进行对比;S5、判断对比结果,出现差异时,说明设备发生故障,进行设备定位,并进行信息预警,本发明将开关站内的保护、故障录波设备信息纳入实时监控,及时发现、处置设备的运行状态和动作行为,减少事故处理时间和事故停电时间,确保电网安全可靠运行。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继电保护故障信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5G的配网故障信息智能传输方法。
背景技术
在城市电网中,对于负荷密集区,大多通过建设开关站向用户供电。随着电力输、配、变网的大规模改造与发展,各地开关站的数量也同步增多,作为中国最发达的长三角龙头城市的上海,更是如此。然而,目前的工程实际情况是电网监控系统主要110kV以上电网设备的实时集中监管和控制,对于10kV及以下的分支线路和设备则缺乏有效的监管技术手段,尤其以10kV开关站内保护设备为甚。
10kV开关站多为无人值守,由于数量巨大且过于分散,在运维人员有限的情况下很难做到频繁的全覆盖巡视,这就使得相关站内保护设备的异常、故障情况难以被及时发现。同时依靠人力到工程现场以上装、拷贝等方式获取故障录波等重要信息,不仅手段落后、及时性差,调控运行人员无法及时获取故障信息、判断事故范围,影响故障处置、供电恢复的速度,制约了配网可靠性的进一步提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站内保护设备的异常、故障情况难以被及时发现。同时依靠人力到工程现场以上装、拷贝等方式获取故障录波等重要信息,不仅手段落后、及时性差,调控运行人员无法及时获取故障信息、判断事故范围,影响故障处置、供电恢复的速度,制约了配网可靠性的进一步提升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基于5G的配网故障信息智能传输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5G的配网故障信息智能传输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运用态势感知技术扫描远程在线设备;
S2、对设备的运行状态和动作行为进行监测,获取设备运行状态和动作行为数据;
S3、通过5G无线传输技术将获取的数据传输至数据库中;
S4、对数据库中的数据进行提取,与设备预设的运行状态和动作行为数据进行对比;
S5、判断对比结果,出现差异时,说明设备发生故障,进行设备定位,并进行信息预警;
S6、对设备发生故障的类型,发生时间进行记录,并根据故障类型,结合大数据,给出解决方案。
优选的,所述S1中,运用态势感知技术扫描远程在线设备,该设备的操作系统,包括过滤器和开放的端口网络节点信息,从而可以筛选出我们需要接入的设备信息。
优选的,所述S1中,运用态势感知技术,发现、自动感知网络情况的变化,对新增网络节点进行自动识别、自动读取。
优选的,所述S3中,搭建监测端与数据库之间的5G传输通道,并进行初始测试。
优选的,测试过程如下:5G传输通道搭建完成后,对传输速度进行预测,对预测数据进行记录,然后通过5G传输通道进行数据传输,对实际数据传输速度进行监测,将监测的实际传输速度与预测的数据进行对比,看两组数据是否存在误差,若存在误差看误差是否在能够接受范围内,若在接受范围内,则将监测数据定为初始传输速度。
优选的,所述S3中,通过5G无线传输技术将获取的数据传输至数据库中,同时获取数据的传输速度,将获取的数据传输速度与设置的初始传输速度进行对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方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东方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02670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信息记录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设备、信息再现方法和信息再现设备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介质、信息复制装置和信息复制方法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再现方法、信息记录程序、信息再现程序、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再现方法、信息记录程序、信息再现程序、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记录设备、信息重放设备、信息记录方法、信息重放方法、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存储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重放方法、信息记录设备、以及信息重放设备
- 信息存储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回放方法、信息记录设备和信息回放设备
- 信息记录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方法和信息再现装置
- 信息终端,信息终端的信息呈现方法和信息呈现程序
- 信息创建、信息发送方法及信息创建、信息发送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