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低误报率碾瓦位置可视的高效柴油机碾瓦报警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210023936.0 | 申请日: | 2022-01-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4323660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9-26 |
发明(设计)人: | 张常辉;邹昊;王逸初;张允富;徐小鹏;侯鑫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车大连机车车辆有限公司;大连中车柴油机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M15/04 | 分类号: | G01M15/04;G01B7/00;G08B7/06;G08B21/18 |
代理公司: | 北京连和连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8 | 代理人: | 陈黎明;杨帆 |
地址: | 116022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低误报率碾瓦 位置 可视 高效 柴油机 报警装置 | ||
本发明提供一种低误报率碾瓦位置可视的高效柴油机碾瓦报警装置。所述低误报率碾瓦位置可视的高效柴油机碾瓦报警装置包括:由监测单元构成的监测组件和电控单元,以及用于所述监测组件和所述电控单元连接的导线,所述电控单元包括电源、逻辑判断单元、显示屏和声光报警器。本发明提供的低误报率碾瓦位置可视的高效柴油机碾瓦报警装置通过逻辑判断单元配合监测组件,对实际碾瓦时的状态进行判断,能够在故障发生初期就通过声光报警器提示报警,以最大限度降低损失,不但可以使得碾瓦监测快速准确,而且能够屏蔽油漆脱落和其他非碾瓦颗粒的影响,还能确定具体的碾瓦位置,对柴油机进行全面的监测。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柴油机碾瓦报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低误报率碾瓦位置可视的高效柴油机碾瓦报警装置。
背景技术
碾瓦是常见多发的柴油机故障之一,如果不能及时发现,造成的影响是巨大的,容易造成曲轴断裂,机体或者连杆变形等,因此及时准确的对各位轴瓦情况进行监测十分必要。
当发生碾瓦后,快速进行报警或者自动停机,可以将事故损失控制在最小范围内,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在现有技术中,如专利申请号“CN201110405019.0”中提出的柴油机机油金属颗粒检测传感器,碾瓦产生的金属碎片通过机油经过金属颗粒检测传感器,使之裸露的覆铜导线之间联通,进而进行报警,存在误报几率高,故障位置不明,监测效率低等问题。
常用的报警装置有颗粒探测报警器,轴温传感器,差式压力计等多种方式。
一、颗粒探测报警器
颗粒探测报警器安装在机油泵后机油滤器前,从主机管路上引出的一根细小支管接在颗粒探测报警器上,当发生碾瓦时,碾瓦产生的金属碎片通过机油经过金属颗粒检测传感器,使之裸露的覆铜导线之间联通,进而进行报警。
因此对于颗粒探测报警器,存在以下缺点:
1.部分机型具有油底壳滤网的结构,当发生碾瓦时,碾瓦产生的金属碎片会被油底壳滤网直接拦截,只有极少部分较小的金属碎片才会落入油底壳中,不易被颗粒探测报警器检测到,或者检测到时,碾瓦事故已经十分严重了;
2.油底壳收集了柴油机内部所有的机油,因此一些正常的摩擦磨损的金属粒子也会落入油底壳内,同时机体内部的油漆偶尔会因为振动受热等因素脱落,也会落入油底壳内部,当这些金属粒子的聚集物或者油漆皮等并非由于碾瓦产生的杂质,被颗粒探测报警器检测到时,颗粒探测报警器就会误报警;
3.为了保证油底壳循环供油量,油底壳容量通常较大,因此当碾瓦初期的少量金属颗粒落入油底壳内后,金属颗粒的密度是很低的,同时,主管路直径又远大于颗粒探测报警器的管路直径,因此,碾瓦产生的金属颗粒落入颗粒探测报警器的概率也很低,导致当颗粒探测报警器检测出来碾瓦产生的金属颗粒时,碾瓦情况往往已经非常严重;
4.颗粒探测报警器无法检测是哪一位轴瓦发生了碾瓦。
二、轴温传感器
轴温传感器,是一种温度传感器,通过检测轴瓦背部的温度来监测轴瓦工作状态,通过钻孔,从主轴承下盖安装,顶在主轴瓦背面,当发生碾瓦时,轴瓦温度会升高,被轴温传感器检测到后,进行报警。
因此对于轴温传感器,存在以下缺点:
1.轴温传感器仅适用于主轴瓦,不适用于连杆瓦,因此无法对柴油机轴瓦进行全面监测;
2.轴温传感器监测指标是温度,轴瓦的温度会受到机油的温度以及柴油机负荷等多方面因素影响,也就是说当轴温传感器检测到温度是100℃时,机油温度是20℃还是90℃,柴油机是空载还是满负荷,这个100℃所代表的意义都会完全不一样,因此轴温传感器的温度指标是个很难界定的参数,并且同一型号的不同柴油机,甚至同一个柴油机的不同位置的轴瓦,甚至同一个柴油机的不同的运用周期,该参数都不一样,需要大量的数据积累才能准确判断碾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车大连机车车辆有限公司;大连中车柴油机有限公司,未经中车大连机车车辆有限公司;大连中车柴油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02393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