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外壳打开监测和防护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210023789.7 | 申请日: | 2022-01-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4329657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12 |
发明(设计)人: | 李国瑞;孙悦;孙马秋;宋咏超;姜林剑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密码云芯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21/87 | 分类号: | G06F21/87;G06F21/86 |
代理公司: | 北京睿阳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758 | 代理人: | 杨生平;王朋飞 |
地址: | 100085 北京市海淀区上地信息路2号(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外壳 打开 监测 防护 系统 | ||
本发明属于外壳打开监测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外壳打开监测和防护系统,包括:若干个毛细导线,布设于外壳内,所述毛细导线的两端连接于电路板,所述电路板处理器能够检测所述毛细导线是否折断,当毛细导线折断时,对数据进行保护操作;灌封胶,其浇灌于外壳内,浇灌之后所述毛细导线嵌于所述灌封胶内。当外壳被非法拆解时首先受到灌封胶的保护,不易被拆除,起到保护外壳的作用。必须通过破坏性手段才能破开壳体和胶体,再然后如果继续进行拆除灌封胶将很容易折断毛细导线。电路板处理器能够判断毛细导线是否被折断,当毛细导线折断时,对数据进行保护操作。这种防护手段不易被察觉,且察觉之后想打开外壳也没有方法不破坏毛细导线。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外壳打开监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外壳打开监测和防护系统。
背景技术
加密设备为了防止一些不法分子通过拆解设备窃取重要数据,需要对其是否被非法外壳打开进行监测。目前市面上的外壳打开监测多通过单一的方式,比如机械按钮或者光照方式,原理就是开盖时机械按钮的状态会改变或者光照会发生变化以达到监测的目的。
但是当非法拆解人员知道防护手段后可以很容易找到对应的防止方法,导致数据保护手段失效。
因此,亟需一种外壳打开监测和防护系统,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外壳打开监测和防护系统,其既起到保护的作用,又能够起到监测的作用,而且,这种防护手段不易被察觉,且察觉之后想打开外壳也没有方法不破坏毛细导线,这种防护手段可靠性较高。
为达此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外壳打开监测和防护系统,包括:
若干个毛细导线,布设于外壳内,所述毛细导线的两端连接于电路板,所述电路板处理器能够检测所述毛细导线是否折断,当毛细导线折断时,对数据进行保护操作;
灌封胶,其浇灌于外壳内,浇灌之后所述毛细导线嵌于所述灌封胶内。
作为一种外壳打开监测和防护系统的优选技术方案,若干个所述毛细导线均布于外壳内。
作为一种外壳打开监测和防护系统的优选技术方案,若干个所述毛细导线均匀分布在电路板上。
作为一种外壳打开监测和防护系统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毛细导线与所述电路板处理器检测引脚焊接连接。
作为一种外壳打开监测和防护系统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灌封胶为树脂AB胶。
作为一种外壳打开监测和防护系统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灌封胶的颜色为深褐色。
作为一种外壳打开监测和防护系统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毛细导线为铜线。
作为一种外壳打开监测和防护系统的优选技术方案,检测所述毛细导线是否折断采用电平高低进行判断。
作为一种外壳打开监测和防护系统的优选技术方案,检测所述毛细导线是否折断采用电平高低进行判断,包括:
当毛细导线完好时,检测电平为低电平;
当毛细导线折断时,检测电平为高电平。
作为一种外壳打开监测和防护系统的优选技术方案,对数据进行保护操作,包括:
删除敏感数据,停止加解密运算工作,以保证数据不被泄漏。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密码云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密码云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02378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