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围框的装盒方法及装盒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210023583.4 | 申请日: | 2022-01-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4311844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12 |
发明(设计)人: | 胡纯军;黄正烈;张双印;鄢泽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科天工(广东)智能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31B50/74 | 分类号: | B31B50/74;B31B50/07;B31B105/00 |
代理公司: | 成都顶峰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4 | 代理人: | 李通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莞市松***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方法 盒装 | ||
本申请涉及包装盒加工技术领域,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围框的装盒方法及装盒装置,上述围框的装盒方法包括提供第一围框,并使第一围框的外围轮廓向其内部发生内凹形变后形成第二围框并保型;将第二围框装入等待装配的翻盖盒中。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这种围框的装盒方法用来配合新的单个内模循环使围条成型的工艺,便于围框装进翻盖盒中形成自动化流水线生产。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包装盒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围框的装盒方法及应用该装盒方法的装盒装置。
背景技术
围条是包装盒中的一部分,设置在包装盒内部,围条的作用是包装盒成型后作为包装盒内部的主体支撑。例如烟盒的盒体内就具有围条这一结构。
相关技术中,围条成型的过程通常是:提供一定数量的内模,这些内模呈排状放置于内模存储仓中,内模供输送装置内的推模组件将内模成排的推入内模输送装置中,在内模输送装置的作用下,内模进入下一个工位。同时,围条成排状放置于倾斜的围条供送装置中,此时围条的初始状态是呈展开的条带状。在围条推刀组件的作用下每次推出一张围条,这张被推出来的围条与内模输送装置输送出来的内模完成四面贴合成型的工艺,成型后的围条环绕在内模的四个外周面贴附,且围条的首尾对齐。单个围条围设在单个内模上成型后,围条内模一起转入下一个工位,围条内模组合体的上下端添加上下盖制成内盒,再在内盒上包覆一层外面纸形成外盒,包覆后的外盒还需要将面纸沿着中间剖开(内部的围条不切保留),随后再吸取出盒中的内模,在将内模收集到栈板上或收纳筐内,多个围条需要多个内模,然后将多个内模依次搬运回流水线的起始段进行回收利用。
现在提出一种新的围条成型工艺来解决围条成型的问题,这种新的工艺中,围条首尾对接后形成围框,围框直接装入翻盖盒比较难,围框直接装入翻盖盒会干涉损毁盒体或围框,因此本申请提供一种围框的装盒方法及应用该装盒方法的装盒装置来解决这些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围框的装盒方法及应用该装盒方法的装盒装置,用来配合新的单个内模循环使围条成型的工艺,便于围框装进翻盖盒中形成自动化流水线生产。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围框的装盒方法,其特征在于,提供第一围框,并使第一围框的外围轮廓向其内部发生内凹形变后形成第二围框并保型;
将第二围框装入等待装配的翻盖盒中。
优选的,提供装盒装置,所述装盒装置具有吸嘴,所述装盒装置伸入第一围框内并内吸第一围框,使所述第一围框的外围轮廓向其内部发生内凹形变后形成第二围框并保型。
优选的,所述第一围框为矩形围框,所述第一围框包括围框第一面、围框第二面、围框第三面和围框第四面,所述围框第四面由所述围条的首尾的两个末段共同组成,所述第一围框的每一个面至少设置一个吸嘴来吸取,所述围框第四面的每一段至少设置一个吸嘴来吸取。
优选的,提供装盒装置,所述装盒装置具有夹爪,所述装盒装置伸入第一围框内夹取第一围框,并使所述第一围框的外围轮廓向其内部发生内凹形变后形成第二围框并保型。
优选的,翻盖盒的内轮廓侧壁贴敷有粘合剂,提供装盒装置,所述装盒装置将第二围框装入翻盖盒后,所述装盒装置将第二围框的外轮廓面紧贴翻盖盒的内轮廓侧壁。
优选的,所述装盒装置将第二围框装入翻盖盒后,所述装盒装置撑开第二围框的围边,使第二围框的外轮廓面紧贴翻盖盒的内轮廓侧壁,且第二围框变回第一围框。
优选的,还包括平压工序,所述平压工序用于消除处于翻盖盒内的第一围框的高低角。
优选的,提供平压板和装盒装置,所述装盒装置将第二围框装入翻盖盒后变回第一围框,所述平压板从垂直于翻盖盒的方向压向翻盖盒用于压平处于翻盖盒中的第一围框以消除第一围框的高低角。
优选的,所述第一围框的成型工序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科天工(广东)智能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中科天工(广东)智能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02358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