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耐超高温双线圈结构的电磁超声换能器有效
申请号: | 202210023555.2 | 申请日: | 2022-01-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4371221B | 公开(公告)日: | 2023-10-03 |
发明(设计)人: | 王淑娟;李茜;葛宇航;梁宝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29/04 | 分类号: | G01N29/04;G01N29/11;G01N29/22;G01N29/24;G01N29/34;G01B17/02;H05K7/20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龙科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23206 | 代理人: | 李智慧 |
地址: | 150001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超高温 双线 结构 电磁 超声 换能器 | ||
1.一种耐超高温双线圈结构的电磁超声换能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水冷系统和探头组件,所述水冷系统包括一体连接的外壳体(1)和内壳体(2),所述外壳体(1)和内壳体(2)之间留有空腔(3),所述空腔(3)上表面设置有进水口(31)和出水口(32),所述进水口(31)和出水口(32)均通过水管(4)与水箱(5)连通,连接进水口(31)的水管(4)上设置有水泵(6),所述外壳体(1)的底部向上设置有凹槽Ⅰ(21),所述探头组件包括励磁线圈(7)和涡流线圈(8),所述涡流线圈(8)设置在凹槽Ⅰ(21)内,所述励磁线圈(7)设置在内壳体(2)的内部,所述励磁线圈(7)和涡流线圈(8)的中轴线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超声换能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涡流线圈(8)包括陶瓷片、导线Ⅰ和屏蔽层,所述陶瓷片上设置有凹槽Ⅱ,所述凹槽Ⅱ的俯视方向的投影为自内至外绕行的螺旋凹槽结构,所述导线Ⅰ绕制在凹槽Ⅱ内,所述屏蔽层放置在陶瓷片的上表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磁超声换能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Ⅱ内绕制的导线Ⅰ为两层,两层导线Ⅰ在线圈中心处一体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超声换能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励磁线圈(7)为由导线Ⅱ绕制而成的中空的多层线圈,每一层线圈均绕制多匝。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超声换能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励磁线圈(7)与内壳体(2)之间设置有隔热层(9)。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超声换能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壳体(2)的底面向下设置有通道(22),所述通道(22)与所述凹槽Ⅰ(21)的底面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超声换能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超声换能器还包括顶盖(10),所述顶盖(10)与内壳体(2)固定连接,所述顶盖(10)的顶端开设有引线口(101),所述励磁线圈(7)和涡流线圈(8)的引线从引线口引出。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磁超声换能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励磁线圈(7)的外径为45mm,内径为25mm。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超声换能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励磁线圈(7)的线径为2mm,所述涡流线圈(8)的线径为0.1mm。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超声换能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体(1)和内壳体(2)的材质均为无磁性的不锈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未经哈尔滨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023555.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