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多链路通信的方法和多链路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2210023124.6 | 申请日: | 2022-01-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4501543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13 |
发明(设计)人: | 李伊青;李云波;郭宇宸;淦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28/04 | 分类号: | H04W28/04;H04L45/24;H04L1/16;H04W84/12 |
代理公司: | 北京龙双利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29 | 代理人: | 时林;毛威 |
地址: | 518129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链路 通信 方法 设备 | ||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多链路通信的方法和多链路设备,该多链路设备通过第一链路和第二链路分别接收第一A‑MPDU与第二A‑MPDU,属于同一个业务标识符,第一A‑MPDU在第二A‑MPDU之前被接收到,包括:多链路设备根据通过第二链路接收的第一A‑MPDU确定第一链路上的记分板的开始序号或者结束序号;多链路设备根据第一链路上的记分板的开始序号或者结束序号和接收到的第二A‑MPDU,通过第一链路发送第一块确认帧,第一块确认帧用于确认第二A‑MPDU的接收状态。通过上述方法,本申请能够使得不同链路的接收设备完成对接收的A‑MPDU中所有MPDU的接收情况的正确反馈。
技术领域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通信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多链路通信的方法和多链路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无线技术的发展,多链路设备可以支持多链路通信,例如同时在2.4GHz、5GHz以及6GHz频段上进行通信,从而选择最佳的频段,保证其通信质量。
在多链路通信的场景中,接入点多链路设备可以沿多条链路向站点多链路设备发送对应同一个业务标识符的数据包。在每条链路的站点维护本地记分板时,不同链路的站点在现有的块确认机制中可能无法完成对所接收的聚合媒体接入控制层协议数据单元(aggregation medium access control protocol data unit,A-MPDU)中所有MPDU的接收情况的正确反馈。
因此,在多链路通信的场景中,如何保障不同链路的接收设备均能正确反馈接收到的A-MPDU中所有MPDU的接收情况是目前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多链路通信的方法与多链路设备,在多链路通信场景中,数据发送端沿多条链路向数据接收端发送对应同一个TID的多个A-MPDU时,能够使得不同链路的接收设备可以完成对所接收的A-MPDU中所有MPDU的接收情况的正确反馈。
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多链路通信的方法,多链路设备通过第一链路接收第二聚合媒体接入控制层协议数据单元A-MPDU,通过第二链路接收第一A-MPDU,该第一A-MPDU与该第二A-MPDU属于同一个业务标识符,其中,该第一A-MPDU在该第二A-MPDU之前被接收到,该方法包括:该多链路设备根据通过该第二链路接收的第一A-MPDU确定该第一链路上的记分板的开始序号或者结束序号;该多链路设备根据该第一链路上的记分板的开始序号或者结束序号和接收到的该第二A-MPDU,通过该第一链路发送第一块确认帧,该第一块确认帧用于确认该第二A-MPDU的接收状态。
通过上述方法,在多链路通信场景中,数据发送端沿多条链路向数据接收端发送对应同一个TID的多个A-MPDU时,本申请实施例能够使得不同链路的接收设备可以完成对所接收的A-MPDU中所有MPDU的接收情况的正确反馈。
具体地,本申请实施例使得第一接收设备的记分板在不需要利用重排序缓存信息的条件下,通过保持与其他链路的接收设备的记分板的同步,从而使得第一接收设备能够使用现有的记分板上下文更新规则处理接收的A-MPDU,并基于新确定的记分板的开始序号或者结束序号来正确记录该A-MPDU中所有MPDU的接收情况,且不会出现错误汇报的信息。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方法还包括:多链路设备根据通过该第二链路接收的该第一A-MPDU确定该第二链路上的记分板的开始序号或者结束序号;该多链路设备根据该第二链路上的记分板的开始序号或者结束序号和接收到的该第一A-MPDU,通过该第二链路发送第二块确认帧,该第二块确认帧用于确认该第一A-MPDU的接收状态。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第一链路上的记分板与该第二链路上的的记分板的窗口尺寸相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02312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