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正念与脑电信号反馈的注意力训练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210023099.1 | 申请日: | 2022-01-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4376586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22 |
发明(设计)人: | 胡映珊;侯学霖;陈程程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康瑞霖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5/375 | 分类号: | A61B5/375;A61B5/372;A61B5/256;A61B5/291 |
代理公司: | 北京铁桦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6060 | 代理人: | 陆雷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电信号 反馈 注意力 训练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正念与脑电信号反馈的注意力训练系统,包括脑电信号采集模块、脑电信号处理模块和训练模块,所述脑电信号采集模块包含采集端和传输部分;所述采集端前部是电极帽,电极帽接口与采集端相连能够以500Hz的采样率同时测量8个通道或2通道的脑电信号数据。本发明通过完全专注于目前的任务,可以非常直接的体验到关于该活动场景的所有感觉,电脑信号反馈技术,利用主机系统将脑电信号放大处理并转换成人类可以直接察觉的图像、声音、触觉等信号,快速地反馈给受训者。受训者通过主观感受并自觉改变自身的脑电信号。从而逐步改善身体和大脑功能状态,已达到专注、提高注意力的目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注意力训练技术领域,具体为基于正念与脑电信号反馈的注意力训练系统。
背景技术
正念(mindfulness)指的是如实地觉察。最早将正念引入医学治疗领域的是Dr.Jon Kabat-Zinn。他认为正念是“一种有目的、不加评判地将注意力集中于此时此刻的方法”。Alidina(2014)认为可以从5个方面理解正念。
①专注。进入正念状态时,无论选择什么目标,都做到投入、专注。
②此时此刻。你生存和生活于此时此地的现实,意味着你需要以回归事物本源、感知物此时此刻存在状态的方式,去感知万物的存在。
③非反应。正念鼓励你对你的体验做出响应(Response),而不是对你的思维做出反应(Reaction)。思维反应是自动做出的,并让你无从选择;体验响应则是刻意做出的,并有很强的目的选择性。
②非判断。不基于过去的环境和背景做出个人判断,看清事物的本源。
③全心开放。向你的体验中注人慈爱、激情、温暖和友爱。
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首先受到了西方心理学界的关注。美国学者乔恩·卡巴金等人对此进行了科学研究,将其整合为当代心理治疗中重要的概念和技术之一。2014年,美国《时代周刊》用封面文章报道了“正念”的相关研究内容,使其受到广泛关注。
近年来,正念已应用于国内外心理学、医学、教育学等领域。以正念为基础的疗法,如辩证行为治疗(DBT)、接纳与承诺治疗(ACT)、慈悲焦点治疗(CFT)、正念认知治疗(MBCT)、正念减压治疗(MBSR)等被运用于压力缓解,焦虑、抑郁等负面性情绪的调节,慢性疼痛、酒精依赖等身心疾病的治疗,幸福感提升,睡眠改善等领域。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数学家诺伯特.维纳(Norber Winner)提出“Cybernetices”——控制论,即通过反馈来控制一个系统,这个系统包括机器和动物。社会学家斯金纳(Skinner)提出操作性条件反射,即条件性的正性或负性的反馈会“督促”生物个体产生自发的行为,从而养成新的习惯和习得新的技能。斯金纳箱就证明老鼠可以通过反馈学会操作杠杆。1924年德国工程师汉斯伯格(Hans Berger)发表了第一份人类脑电数据,提出脑电图生物反馈(EEG Biofeedback)并确定了α节律,β节律和睡眠轴。20世纪60年代后斯金纳带领研究人员将操作性条件反射应用到生物反馈中,研究生物指标可以被自我控制和利用。20世纪90年代开始,生物反馈逐步在美国、欧洲及全世界推广开来。
21世纪初,生物反馈被定义为:生物反馈是一个过程,使个人能够学习如何改变生理活动,以改善自身健康和机体功能:它用现代传感技术精确地测量人体生理信号(如肌电信号、脑电波、心率、呼吸),利用计算机技术将生物信号放大处理并转换成人类可以直接觉察的图像、声音、触觉等信号,快速地反馈给受训者。受训通过主观感受并自觉改变自身的生理信号。从而逐步改善身体和大脑的状态和功能,以达到改善状态、提高机能的目标。用脑电波作为反馈信号的生物反馈称为脑波生物反馈或神经生物反馈。
在现有正念为基础的疗法中,并不存在将脑电波作为反馈信号的生物反馈与正念训练相结合的训练方法,导致训练的效果不是很好,所以我们提出一种基于正念与脑电信号反馈的注意力训练系统。
发明内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康瑞霖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康瑞霖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02309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