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汽车无线充电系统及其控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023051.0 | 申请日: | 2022-01-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4172249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11 |
发明(设计)人: | 冯颖盈;姚顺;敖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威迈斯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7/02 | 分类号: | H02J7/02;H02J50/12;B60L53/12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康弘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47 | 代理人: | 陈贤荣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无线 充电 系统 及其 控制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汽车无线充电系统以及其锁相控制方法,其中汽车无线充电系统包括桩端模块、地端模块、车端模块、车端控制器;车端控制器,获取车端变换器中功率开关的开关相位,采样车端谐振补偿模块输出电流I2,测算出桩端谐振补偿模块输入电流I1的系统周期;计算出开关相位和车端谐振补偿模块输出电流I2之间的相位差Phase‑T,控制车端变换器中功率开关的相位和周期,将所述相位差Phase‑T控制在相位差设定值Phase‑ref之内;通过车端控制器获取由于不同耦合条件下的系统周期,自适应不同高度场景下的无线充电的锁相控制;无需采样桩端模块的相位信号,减少了硬件电路,不仅节省了成本也节约了空间。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动汽车无线充电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汽车无线充电系统以及其锁相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全球近年来在电动汽车领域的高速发展,如何实现电动汽车的安全、便捷的充电意义重大。电动汽车充电的传统方案是通过充电桩从电网直接获取电能,然而电动汽车进行有线充电时,充电插座或者电缆线通常有裸露在外的部分,在大功率充电时,容易产生电火花和电弧,存在重大安全隐患;同时伴随着自动驾驶、自动泊车等新技术的应用,人们期待对电动汽车的使用过程中全程无人工干预,电动汽车的充电自动化呼声越来越高。
为解决以上问题,通常采用近距离无线输电技术来实现电动汽车无线充电。电动汽车无线充电技术,通常是在电动汽车底盘安装一个接收端,并通过安装在地面或地下的发射端产生的磁场来产生感应电流,经整流成直流后向电动汽车电池充电,然而由于接收端与发射端没有物理连接,无法通过传统方式采样到两者的相位差信息;即使采样到相位差信息,再通过市场现有的无线通信方式传输也存在非常大的时间延迟,不能满足如此高频且快速变化的锁相需求,因此需要开发一种新的锁相控制方法来满足无线充电需求。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缺陷,本发明提出一种汽车无线充电系统以及其锁相控制方法。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设计一种汽车无线充电系统,其包括桩端模块、地端模块、车端模块、车端控制器;其中所述桩端模块固定竖立在地面,其包括桩端变换器和桩端谐振补偿模块,用以向地端模块输出高频交流电;所述地端模块安装在地面,其包含的发射线圈W1连接桩端谐振补偿模块,用以将所述高频交流电转化成高频磁场辐射到车端模块;所述车端模块接安装在电动汽车底部,包括依次连接接收线圈W2、车端谐振补偿模块和车端变换器,所述接收线圈W2感应交变磁场,车端变换器将交变磁场转化为直流电向车内电池充电;所述车端控制器,获取车端变换器中功率开关的开关相位,采样车端谐振补偿模块输出电流I2,测算出桩端谐振补偿模块输入电流I1的系统周期;计算出开关相位和车端谐振补偿模块输出电流I2之间的相位差Phase-T,控制车端变换器中功率开关的相位和周期,将所述相位差Phase-T控制在相位差设定值Phase-ref之内。
所述桩端变换器中包括第一全桥模块(Q1、Q2、Q3、Q4),第一全桥模块中的第一桥臂(Q1、Q3)的中点为A中点、第二桥臂(Q2、Q4)的中点为B中点,A中点和B中点连接桩端谐振补偿模块的输入端,所述桩端谐振补偿模块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发射线圈W1;所述车端变换器包括第二全桥模块(Q11、Q12、Q13、Q14),第二全桥模块中的第三桥臂(Q11、Q13)的中点为a中点、第二全桥模块中的第四桥臂(Q12、Q14)的中点为b中点,a中点和b中点连接车端谐振补偿模块的输出端,所述车端谐振补偿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接收线圈W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威迈斯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威迈斯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02305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