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通过闸门自身驱动锁定梁自动投退的装置及使用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210022625.2 | 申请日: | 2022-01-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4411652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18 |
发明(设计)人: | 包唐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长江电力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B9/00 | 分类号: | E02B9/00;E02B9/06 |
代理公司: | 宜昌市三峡专利事务所 42103 | 代理人: | 焦磊 |
地址: | 443002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通过 闸门 自身 驱动 锁定 自动 装置 使用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一种通过闸门自身驱动锁定梁自动投退的装置及使用方法,包括设于闸门混凝土孔口边侧的锁定梁辅助投退装置,所述锁定梁辅助投退装置包括设于闸门混凝土孔口边侧的锁定梁移动轨道,所述锁定梁移动轨道与锁定梁滑动配合,所述锁定梁侧部不同位置分别与投入机构和退出机构连接,所述投入机构用于将锁定梁投入到闸门的支撑耳板下侧,所述退出机构用于将锁定梁退出闸门的支撑耳板;本发明能够通过闸门自身的上行和下行运动,自动将对应的闸门锁定梁安全投入和退出,实现了锁定梁的全自动化运行,为闸门的智能化运行提供了有效的安全保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电站闸门的机械锁定装置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通过闸门自身驱动锁定梁自动投退的装置。
背景技术
在水利系统工程中,尤其是水电站为保证过流设备设施的安全运行,会定期对流道、水轮机、工作闸门等过流设备进行常规检修。因此一般在流道进水口和出水口部位均设置有挡水检修门,用于挡住上下游部位的江水,确保该流道线路的设备设施具备检修条件,以保证水利系统工程安全运行。而检修门正常工况下一般通过锁定梁支撑固定在孔口部位,当需要提落检修门时,需要将闸门机械锁定梁进行投入和退出操作,目前,对闸门锁定梁的主要操作方法是:
一种是采取人工操作,该方法也是目前使用最普遍的操作方法,但该方法非常耗费人力,效率也非常低,且在闸门孔口操作存在安全隐患;
一种是采用外部力量驱动锁定梁,如液压驱动锁定梁,电能驱动锁定梁等,该方法能实现锁定梁的自动投退,但该类方法相当于在孔口位置增加了一套驱动设备,给维护人员增加了不必要的维护工作,且锁定梁的投退工况使用频率非常低,如此增加一套设备,性价比不高;另外,闸门一般安装在室外,所以锁定梁的工作环境非常恶劣,如潮湿、烈日暴晒、低温等情况,在这样的环境中安装投退装置动力源驱动设备容易导致驱动设备系统发生故障,从而影响设备正常运行;
另一种是外加配重块,通过杠杆的原理,在启门过程中,将锁定梁抬高退出锁定状态,但是再次需要将锁定梁投入运行时,则需要人工现场操作将锁定梁投入,该类方法能实现锁定梁的自动退出,但不能实现将锁定梁自动投入,自动化程度不高,不能满足自动投退这两个功能。
随着社会的发展,现代化的今天对设备的安全、方便、高效、自动化运行提出了更高的技术要求。因此,我们结合现场的工作情况,发明了一种通过闸门自身驱动锁定梁自动投退的辅助装置,该装置通过接受闸门自身的上行和下行运动,自动将对应的闸门锁定梁安全投入和退出,实现了锁定梁的全自动化运行,为闸门的智能化运行提供了有效的安全保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种通过闸门自身驱动锁定梁自动投退的装置,能够通过闸门自身的上行和下行运动,自动将对应的闸门锁定梁安全投入和退出,实现了锁定梁的全自动化运行,为闸门的智能化运行提供了有效的安全保障。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通过闸门自身驱动锁定梁自动投退的装置,包括设于闸门混凝土孔口边侧的锁定梁辅助投退装置,所述锁定梁辅助投退装置包括设于闸门混凝土孔口边侧的锁定梁移动轨道,所述锁定梁移动轨道与锁定梁滑动配合,所述锁定梁侧部不同位置分别与投入机构和退出机构连接,所述投入机构用于将锁定梁投入到闸门的支撑耳板下侧,所述退出机构用于将锁定梁退出闸门的支撑耳板。
优选地,所述投入机构包括固定设于闸门边侧的投入驱动齿条,所述投入驱动齿条与投入齿轮啮合,所述投入齿轮通过第一单向棘轮机构与第一输入锥齿轮的第一旋转轴连接,所述第一输入锥齿轮与第一输出锥齿轮啮合,所述第一输出锥齿轮通过转轴与第一主动轮连接,所述第一主动轮通过第一传动链条与第一从动轮连接,所述第一传动链条下侧通过第一连接销与锁定梁侧部连接。
优选地,所述第一单向棘轮机构包括设于投入齿轮内环的多根第一棘爪,所述第一棘爪与第一棘轮配合,第一棘轮中心与第一旋转轴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棘爪与投入齿轮内环之间设有第一弹簧,所述投入齿轮的转轴通过轴承架设于第一基座一侧,所述第一旋转轴的转轴通过轴承架设于第一基座另一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长江电力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长江电力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02262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