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在异构网络系统中提供服务的系统和接收服务的终端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2210021974.2 | 申请日: | 2018-01-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4143793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04 |
发明(设计)人: | 郑相洙 | 申请(专利权)人: | SK电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16/14 | 分类号: | H04W16/14;H04W16/32;H04W28/02;H04W48/18;H04W60/00;H04W88/06;H04W8/22;H04B7/26;H04W36/14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刘久亮;黄纶伟 |
地址: | 韩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网络 系统 提供 服务 接收 终端设备 | ||
公开了在异构网络系统中提供服务的系统和接收服务的终端设备。本发明涉及在异构网络系统中提供服务的方法和设备,其中,当难以或者不能够在用户终端所连接的网络系统中直接提供特定服务时,使用另一网络系统的资源或功能来暂时地提供该特定服务。
本申请是原案申请号为201880013028.5的发明专利申请(国际申请号:PCT/KR2018/000413,申请日:2018年1月9日,发明名称:在异构网络系统中提供服务的方法和设备)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公开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涉及在异构网络系统中提供服务的方法和设备。
背景技术
该部分中的陈述仅仅提供了与本公开相关的背景信息,并不一定构成现有技术。
随着移动通信系统的用户数量陡增,不仅总数据使用极大地增加,而且在每个独立的覆盖范围中数据使用和用户数量也在增加。
近年来,为了满足自4G(第四代)通信系统商业化以来一直在增长的无线数据业务的需求,正在努力开发诸如5G(第五代)通信系统或预5G通信系统这样的下一代网络。
移动通信系统利用无线电传输,并且无线电传输的质量根据终端和基站之间的无线电状态随时间而改变。当无线电传输质量低于一定水平时,服务本身的提供可能是不可用的。例如,当要提供特定服务时,由于网络状态改变为终端当前连接的移动通信系统的一定水平或更低水平,导致可能难以或者不能够为终端提供特定服务。
为了防止以上提到的情形,移动通信系统需要在考虑到用户的服务的特性的情况下支持适当水平的服务质量和移动性。具体地,不管用户终端的状态、网络状态等如何,都需要提供诸如紧急呼叫或灾难警告文本消息这样的具有高重要级别的服务。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本公开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寻求提供在异构网络系统中提供服务的方法和设备,该方法和设备通过暂时地使用另一网络系统的资源或能力来提供用户设备所连接的一个网络系统难以或不能够直接提供的特定服务。
技术方案
本公开的至少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在异构网络系统中提供服务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由用户设备执行向第一网络系统的注册,基于服务节点的服务请求信号,在所述第一网络系统和第二网络系统之中确定用于提供特定服务的网络,执行当通过所述第二网络系统提供所述特定服务时由所述第一网络系统向所述用户设备发送系统切换命令的系统切换处理,以及由所述用户设备执行基于所述系统切换命令建立与所述第二网络系统的连接并且从所述第二网络系统接收所述特定服务的服务接收处理。
本公开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在异构网络系统中接收特定服务的终端设备,该终端设备包括:发送/接收单元,该发送/接收单元被配置为发送和接收信号;以及控制单元。该控制单元被配置为:执行向第一网络系统的注册,响应于针对能够提供特定服务的第二网络系统的系统切换命令,通过建立与所述第二网络系统的连接来执行系统切换,并且从被切换的所述第二网络系统接收所述特定服务。
根据本公开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在异构网络系统中提供服务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由用户设备执行向第一网络系统和第二网络系统的注册,执行将用于提供一般服务的所述第一网络系统保持在正常模式并且将用于提供特定服务的所述第二网络系统切换到仅移动发起通信(MICO)模式或省电模式的模式设置处理,执行基于服务节点的特定服务请求信号将特定服务发生消息从所述第二网络系统发送到所述第一网络系统的服务发生通知处理,执行基于所述特定服务发生消息将模式切换命令从所述第一网络系统发送到所述用户设备的模式切换处理,以及执行在所述用户设备处执行基于所述模式切换命令将所述第二网络系统切换到所述正常模式的切换控制并且从切换到所述正常模式的所述第二网络系统接收所述特定服务的服务接收处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SK电信有限公司,未经SK电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02197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面部整形术中头部定位器械
- 下一篇:离心油水分离棒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