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非煤瓦斯隧道工程的瓦斯检测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020989.7 | 申请日: | 2022-01-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4483191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13 |
发明(设计)人: | 苏培东;乐建;邱鹏;杨庆;李有贵;钱霄;黎俊麟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南石油大学;四川兴蜀工程勘察设计集团有限公司;成都苏杜地质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F17/18 | 分类号: | E21F17/18;E21F7/00;E21F17/02;F16M11/42;F16M11/04;F16M11/18;E01B25/28 |
代理公司: | 杭州六方于义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392 | 代理人: | 施少锋 |
地址: | 6105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瓦斯 隧道 工程 检测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非煤瓦斯隧道工程的瓦斯检测方法,包括:隧道滑轨安装、瓦斯检测机构安装、瓦斯排气装置安装、输气管道布设和瓦斯检测排气处理。本发明不仅可以对非煤瓦斯隧道进行连续检测,而且可以在发现瓦斯泄漏的位置时对泄漏点的瓦斯进行吸收排气处理,降低隧道内瓦斯的含量,提高安全性,同时可以将瓦斯泄漏点发送至后台控制中心,便于及时处理,并对封堵点进行复检,大大提高了检测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非煤瓦斯隧道工程的瓦斯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交通隧道瓦斯可以分为煤层瓦斯和非煤层瓦斯,非煤层瓦斯隧道存在于煤系地层中远离煤层的非煤地层或非煤系地层地质体重的有毒有害可燃天然气体类型,一般以游离态为主。其在隧道工程中具有涌出地点、涌出压力和涌出量不确定性的特点,其燃爆灾害具有发生概率较低,但危险度极高的特点。
现有技术中的瓦斯检测方法一般只能对隧道内的瓦斯进行检测报警,无法及时降低隧道内瓦斯的含量,因此容易造成隧道内施工人员的安全性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用于非煤瓦斯隧道工程的瓦斯检测方法的技术方案,不仅可以对非煤瓦斯隧道进行连续检测,而且可以在发现瓦斯泄漏的位置时对泄漏点的瓦斯进行吸收排气处理,降低隧道内瓦斯的含量,提高安全性,同时可以将瓦斯泄漏点发送至后台控制中心,便于及时处理,并对封堵点进行复检,大大提高了检测效率。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非煤瓦斯隧道工程的瓦斯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隧道滑轨安装
a、首先根据隧道的尺寸确定滑轨的尺寸,加工相应的滑轨,并沿滑轨上开设第一轨道槽和第二轨道槽,第二轨道槽位于靠近隧道内壁的一侧,通过第一轨道槽和第二轨道槽设计,便于对检测机构进行限位支撑,提高检测机构移动时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同时不影响隧道内的正常施工;
b、然后对隧道内两侧进行清理,并去除石块或颗粒杂质,保证隧道内两侧保持同一水平,防止检测机构发生倾斜而产生安全隐患;
c、接着将加工好的滑轨铺设于隧道内两侧,并进行固定,滑轨的长度超出隧道的洞口,确保两个滑轨之间相互平行,并做好提示标记,检测机构可以在隧道外部安装后再放置于滑轨上,并沿滑轨进入隧道内对瓦斯进行检测;
2)瓦斯检测机构安装
a、首先根据隧道的尺寸确定防护罩的尺寸,加工相应的防护罩,防护罩呈弧形结构,且底部设有第一开口,第一开口的尺寸等于两个滑轨之间的间距,并沿防护罩的内侧面上安装蓄电池组,防护罩可以起到保护隧道内施工人员的作用,第一开口的设计可以保证隧道内正常施工,同时不影响检测机构的正常检测;
b、然后根据防护罩与隧道内壁之间的间距确定弧形支架的尺寸,制作相应的弧形支架,弧形支架的底部设有第二开口,第二开口的尺寸等于两个滑轨之间的间距,将加工好的两个弧形支架通过支撑座和支撑杆固定于防护罩的外侧,支撑座和支撑杆的设计大大提高了弧形支架与防护罩之间连接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c、接着沿弧形支架的外圆周侧面等间距安装瓦斯传感器和报警指示灯,同时沿防护罩的顶面安装控制箱,瓦斯传感器可以对隧道内壁进行瓦斯检测,当检测到瓦斯信号时,相应的报警指示灯亮起,通过控制箱控制相应的吸气罩对瓦斯泄漏的位置进行快速吸附,降低隧道内瓦斯的含量,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性;
d、最后沿支撑座的下方安装底座,底座上安装有第一滚轮、第二滚轮和主动轮,第一滚轮与第一轨道槽相匹配,第二滚轮和主动轮与第二轨道槽相匹配,支撑座上设有驱动机构,通过驱动机构可以带动主动轮旋转,进而驱动整个检测机构沿滑轨移动,第一滚轮和第二滚轮不仅可以起到支撑的作用,而且可以提高检测机构移动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3)瓦斯排气装置安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南石油大学;四川兴蜀工程勘察设计集团有限公司;成都苏杜地质工程咨询有限公司,未经西南石油大学;四川兴蜀工程勘察设计集团有限公司;成都苏杜地质工程咨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02098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