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地下建筑工程的盲沟设计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210020746.3 | 申请日: | 2022-01-1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319402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12 |
| 发明(设计)人: | 陈克用;陈学秉;施志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众合开发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2D19/06 | 分类号: | E02D19/06;E02D31/12;E03F3/04 |
| 代理公司: | 福州市鼓楼区京华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12 | 代理人: | 宋连梅 |
| 地址: | 350000 ***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地下 建筑工程 设计 方法 | ||
一种用于地下建筑工程的盲沟设计方法,考虑地下建筑工程的盲沟汇水范围边界以外受周边地势影响有雨水流入,因此,引入周边汇水环境的修正系数,从而设计出盲沟的排水总量计算公式,结合建筑工程周边排水管线布置情况,通过多个接入点与排水管线连接,及时将盲沟中雨水排出,并提出修正盲沟排水量计算公式。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新型盲沟布置方法,大大地提高了盲沟的排水能力,从而降低了盲沟造价。通过本发明的盲沟布置,可以减少地下水与地下室混凝土构件雨水的接触,间接提高混凝土地下室抗渗性能,还可以提高地下室的抗浮性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地下建筑工程的防水、抗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地下建筑工程的盲沟设计方法。
【背景技术】
地下水对地下建筑工程的主要影响有渗漏、浮起等。即使已经采取了一些相关技术措施,例如:采用抗渗混凝土、采用外防水、在混凝土中添加抗裂剂等,但由于施工工艺、材料等不确定因素综合作用,渗漏问题在所难免。有些地下室在抗浮措施(地下室顶板覆土)未及时实施到位、施工降水措施不完善时遭遇强降雨天气,易造成地下工程浮起等工程事故发生。
通过合理设计盲沟,对滞留的雨水进行有组织引导,主动疏导排放地表滞水和地下水,从而减小对地下建筑工程的影响,在解决上述问题中起到一定的作用,但一直未有相关的设计方法在地下建筑工程中得以应用。
目前,盲沟的计算和设计需采用三维有限元数值模拟(参见:王贤能、叶坤.抗浮盲沟技术在地下结构抗浮工程中的应用[J].工程勘察,2018,46(06):33-37),难度大且耗时过长,不利于工程应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地下建筑工程的盲沟设计方法,大大地提高了盲沟的排水能力,从而降低了盲沟造价。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用于地下建筑工程的盲沟设计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考虑地下建筑工程的盲沟汇水范围边界以外受周边地势影响有雨水流入,因此,引入周边汇水环境的修正系数,从而设计出盲沟的排水总量:
Qs=λq(1-Ψ0)F (1)
式(1)中,Qs为盲沟排水总量,λ为考虑周边汇水环境修正系数,取1.3~1.5,q为设计暴雨强度,根据《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21)中条文4.1.9计算取值,Ψ0为综合径流系数,考虑随着路面类型的不同而变化影响地面径流的参数,按以下取值:城镇建筑密集区取0.60~0.70,城镇建筑较密集区取0.45~0.60,城镇建筑稀疏区取0.20~0.45,或者采用加权平均的方式进行精细计算取值,F为盲沟汇水面积,以盲沟为中心线,两侧各15米地面范围为盲沟的影响相关范围,即,F的取值为:30*盲沟长度;
步骤二:在盲沟上设计n个管道接入点与综合管网排水主管连接,及时将盲沟中雨水排出,并提出修正后的盲沟设计流量计算公式;
式(2)中:Q为盲沟设计流量;Km为排水层滤料渗透系数,根据排水层岩块渗透系数表取值;w为盲沟断面面积,w=bh,b为盲沟底宽,h为盲沟高;i为排水坡降,指盲沟单位距离的落差,取1%~2%;η为考虑接入点不均匀的修正系数,当接入点数量n小于5时,η=0.8;当接入点数量n大于15时,η=0.5;当接入点n数量在5~15时,取线线插值;
步骤三:对盲沟接入点的数量n、盲沟截面尺寸等参数进行整体优化,得到最终盲沟布置方案和盲沟断面尺寸:
n=Qs/Q (3)
盲沟接入点n数量计算值如为小数,最终只入不舍并取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众合开发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未经福建众合开发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02074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