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预测及优化熔剂性生球性能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210018911.1 | 申请日: | 2022-01-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4093442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29 |
发明(设计)人: | 刘卫星;李杰;闫奥琪;付之珍;陈太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北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G16C60/00 | 分类号: | G16C60/00;G16C20/30;G06N3/08;C22B1/2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63210 河北省唐山***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预测 优化 熔剂 性生球 性能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一种预测及优化熔剂性生球性能的方法,将原料成分SiO2含量、碱度R、MgO含量、混合料粒度中小于0.074mm质量分数与生球的成球率、抗压强度、落下强度及爆裂温度四个性能用BP神经网络进行预测,得到基于造球原料成分及造球混合料中小于0.074mm粒度的质量分数对生球性能的预测模型,该方法利用高斯分布数据扩增方法结合BP神经网络训练,利用该预测模型能够有效预测生球性能,且满足实际冶炼工艺要求,对优化生球性能,提高入炉比例具有重要的意义。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冶金炼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预测及优化熔剂性生球性能的方法。
背景技术
球团矿造球阶段是球团矿生产的第一道工序,生球质量的优劣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成品球团矿的质量。比如,生球的粒度、水分、机械强度、化学组成等的波动,都将严重影响下一步的固结过程。而生球自身的质量除与工艺过程有关外,还取决于原料的物理化学性质。
现有的相关技术中,中国专利申请公布号CN 111041194 A公开了一种提高矿粉球团矿生球质量的制备装置及其使用方法,通过实时拍摄运输皮带上的球团矿颗粒,并对拍摄得到的图片进行分析处理,得到球团矿颗粒的分布情况,据此对圆盘造球机进行调整,从而达到优化生球质量的目的。该工艺的不足之处在于:该方法从工艺出发,利用多种设备仪器实时记录造球过程中的球团矿颗粒的分布,而在生球制造初期并没有考虑化学成分的影响。
中国专利申请公布号CN 113570557 A公开了一种基于图像识别的球团固结程度评价方法,基于球团矿矿相结构图像,采用智能算法来实现球团内部颗粒的分割和识别,对优化球团矿的焙烧工艺参数具有重要的意义。该工艺的不足之处在于:该方法只能在焙烧过程中应用并体现出来,在球团生产过程中,生球质量的好坏决定了球团矿是否能顺利生产,并没有考虑上述决定性因素。
目前,球团矿研究领域大量的生球制造工艺研究数据、生产实践数据和实验室得到的实验数据等没有得到有效整合,更无法得到高效利用,球团矿原料特性没有被深入系统的研究、测试和总结,无法变革现有的传统研发模式,实现球团领域研究的快速发展。因此,本发明,使用数学非线性回归方法进行数据建模,构建了BP神经网络模型,建立SiO2含量、碱度R、MgO含量、混合料中粒度小于0.074mm的质量分数与生球性能之间的关系,对预测优化生球性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预测及优化生球性能的方法,进而得到最优物料配比,节能减排。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如下方案:一种预测及优化熔剂性生球性能的方法,将四个变量:原料成分中SiO2含量、碱度R、MgO含量、混合料粒度中小于0.074mm的质量分数,与生球的成球率、抗压强度、落下强度及爆裂温度四个性能用BP神经网络进行预测,得到基于造球原料成分及造球混合料中粒度小于0.074mm的质量分数对生球性能的预测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BP神经网络预测过程包括以下步骤:
首先进行数据预处理,对不同碱度、SiO2含量、MgO含量下的每种试验原料的粒度分布及质量分数进行数据处理,应用原料粒度小于0.074mm的数据,通过计算得到混合料的粒度数据,计算公式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北理工大学,未经华北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01891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网络硬件设备自动化测试组网系统
- 下一篇:一种刹车盘尺寸检测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