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河道修复的污染物拦截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210018092.0 | 申请日: | 2022-01-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4215031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22 |
发明(设计)人: | 林雪燕 | 申请(专利权)人: | 林雪燕 |
主分类号: | E02B15/10 | 分类号: | E02B15/10;E02B3/02;E02F7/04;B02C18/2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15914 湖南省常***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河道 修复 污染物 拦截 装置 | ||
本发明适用于环境保护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河道修复的污染物拦截装置,包括拦截箱,还包括:发电机构,发电机构与发电机固定相连,发电机与储蓄电源电性连接;收集机构,收集机构与粉碎箱活动相连;粉碎机构,粉碎机构包括驱动件、转动模块、第三转动件、弹性件、安装座、粉碎件和调节组件。本发明中的河道修复的污染物拦截装置,发电机构控制发电机发电,发电机将产生的电能储蓄至储蓄电源内,储蓄电源分别驱动收集机构和粉碎机构工作,收集机构将污染物收集至粉碎箱内,粉碎机构实现对污染物的粉碎,使得拦截箱内收集的污染物的体积缩小,提高装置对污染物的收集效率,进而提高对河道修复的效率,降低河道修复的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环境保护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河道修复的污染物拦截装置。
背景技术
河流生态修复是指利用生态系统原理,采取各种方法修复受损伤的水体生态系统的生物群体及结构,重建健康的水生生态系统,修复和强化水体生态系统的主要功能,并能使生态系统实现整体协调、自我维持和自我演替的良性循环。随着人们生活范围的扩大,生活垃圾随处可见,甚至人们在河道中随意倾倒一些生活垃圾,造成河流环境污染越发严重。但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水环境的保护意识也在日渐增强,在严禁向河道内投放垃圾的同时,也在对河道进行修复,河道修复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就是将河流上的污染物进行拦截处理。
现有的河道修复的污染物拦截装置设置有漂浮球,将多个漂浮球进行活动连接,再将连接后的漂浮球安装在河道上,通过漂浮球对河道上的污染物进行拦截处理;但现有装置虽可以对污染物进行拦截,但无法对污染物进行收集,最后还是需要工作人员乘船对污染物进行打捞收集,当污染物在漂浮球上堆积过多时,漂浮球无法对其进行有效拦截,从而降低了漂浮球对污染物的拦截效率,增大了河道的修复难度。
因此,针对以上现状,迫切需要开发一种河道修复的污染物拦截装置,以克服当前实际应用中的不足。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河道修复的污染物拦截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河道修复的污染物拦截装置,包括拦截箱,所述拦截箱的一侧设有收集口,所述拦截箱内设置有粉碎箱,还包括:
发电机,所述发电机的输出端与储蓄电源电性连接,所述发电机和储蓄电源均固定安装在拦截箱内;
收集机构,所述收集机构安装在拦截箱内,所述收集机构与粉碎箱活动相连,且所述收集机构与储蓄电源电性连接;
粉碎机构,所述粉碎机构包括驱动件、转动模块、第三转动件、弹性件、安装座、粉碎件和调节组件,所述驱动件固定设置在拦截箱内,所述驱动件的输出端与转动模块的一端固定相连,且所述驱动件与储蓄电源电性连接,所述转动模块的另一端与第三转动件活动相连,所述第三转动件与安装座固定相连,所述第三转动件上还活动设置有弹性件,所述弹性件的两端分别与转动模块和安装座活动相连,所述安装座的一端贯穿粉碎箱并且与调节组件相连,所述粉碎件固定设置在安装座上;
所述调节组件包括伸缩件、调节件、抵触件和连接模块,所述伸缩件固定在固定箱内,所述伸缩件与储蓄电源电性连接,所述固定箱固定在拦截箱内,所述伸缩件的输出端延伸至固定箱外并且与调节件活动相连,所述调节件通过连接模块与固定箱活动相连,所述抵触件固定设置在安装座上,所述抵触件与调节件活动相连;
储蓄电源分别驱动收集机构和粉碎机构工作,收集机构将污染物经收集口收集至粉碎箱内,驱动件带动转动模块转动,转动模块带动第三转动件转动,第三转动件带动安装座转动,安装座通过带动粉碎件在粉碎箱内转动的方式实现了对污染物的粉碎,伸缩件通过与连接模块配合的方式带动调节件倾斜,抵触件通过与弹性件配合的方式实现了安装座和粉碎件在调节件上的往复移动,粉碎件通过往复移动的方式实现了对污染物的往复粉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林雪燕,未经林雪燕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01809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