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大数据分析的智能家用看护系统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016300.3 | 申请日: | 2022-01-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4342830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15 |
发明(设计)人: | 阮文帆 | 申请(专利权)人: | 阮文帆 |
主分类号: | A01K29/00 | 分类号: | A01K29/00;A01K15/02;A01K13/00;A01K7/02;A01K5/02;A01K1/01;H04N5/33;H04N7/1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0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数据 分析 智能 家用 看护 系统 方法 | ||
本申请涉及一种基于大数据分析的智能家用看护系统及方法,其系统包括云看护平台、用户端、宠物监控模块、宠物体征监测模块和宠物自动投喂装置;宠物监控模块用于对室内的宠物进行监控;宠物体征监测模块用于采集宠物体征信息并上传至云看护平台;宠物自动投喂装置用于自动为宠物提供食物;云看护平台用于存储宠物监控画面信息和宠物体征信息供用户端调取查看,同时对宠物体征信息进行监测分析并在发现异常宠物体征信息时向用户端发送报警信息;用户端用于用户获取查看宠物监控画面信息和宠物体征信息,接收包含异常宠物体征信息的报警信息。本申请能够实现对宠物进行全天候智能看护,达到智能化对宠物进行看护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宠物看护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基于大数据分析的智能家用看护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对宠物消费观的转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养起了宠物,也进一步催生了宠物行业的兴起。国内宠物市场将继续维持高速发展。2015年中国宠物行业市场规模约达978亿元人民币,2010年至2013年,我国宠物行业市场规模每年增长率均超过50%。据统计数据显示,2008年我国宠物数量为0.3亿只,到了2012年宠物数量快速增长到1.3亿只,增长率高达323.3%;2015年宠物数量达1.8亿只,增长率为40.6%。按照近几年宠物数量的增长趋势,预计2018年宠物数量将达到2.9亿只。
狗、猫在宠物界享有极高的声誉,一系列“汪星人”、“喵星人”更是奠定了它们的地位。目前数据显示,宠物狗在饲养宠物品种中占34%,是饲养品种数量最高的宠物。紧接着就是一大批铲屎官的萌宠--猫,在整个饲养品种中占20%,猫、狗宠物加起来已经超过饲养宠物的一半。目前饲养宠物的人群中,年轻人占了很大比例,当宠物主人因工作或者其他原因需要将宠物放在将家中,但是缺乏对宠物进行有效看护的手段,只能给宠物尽量准备好食物和饮水后出门,不能对家里面宠物进行看护。
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目前宠物饲养人群缺乏对宠物进行有效看护的手段。
发明内容
为了改善目前宠物饲养人群缺乏对宠物进行有效看护的手段,本申请提供一种基于大数据分析的智能家用看护系统及方法。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基于大数据分析的智能家用看护系统,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大数据分析的智能家用看护系统,包括云看护平台、用户端、宠物监控模块、宠物体征监测模块和宠物自动投喂装置,所述用户端、宠物监控模块、宠物体征监测模块和宠物自动投喂装置均与云看护平台通讯连接;
所述宠物监控模块用于对室内的宠物进行监控,并将采集到的监控画面实时上传至云看护平台;
所述宠物体征监测模块用于采集宠物体征信息并上传至云看护平台;
所述宠物自动投喂装置用于自动为宠物提供食物;
所述云看护平台用于存储宠物监控画面信息和宠物体征信息供用户端调取查看,同时对宠物体征信息进行监测分析并在发现异常宠物体征信息时向用户端发送报警信息;
所述用户端用于用户获取查看宠物监控画面信息和宠物体征信息,接收包含异常宠物体征信息的报警信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宠物监控模块实时采集目标宠物的监控画面信息,通过宠物体征监测模块实时采集宠物体征信息,实现对宠物进行全天候智能看护;并且将监控画面信息和宠物体征信息实时上传到云看护平台便于在外的用户能够通过用户端实时了解宠物的具体情况,并在宠物发生意外状况时对宠物主人进行及时通知,确保用户放心外出,提升用户对的使用体验;同时通过宠物自动投喂装置的设置能够根据宠物主人的需求定时定量为宠物投放食物和饮水,进一步提高宠物看护的全面性和智能化,达到智能化对宠物进行看护的效果。
优选的,所述宠物监控模块包括若干个设置于室内的监控摄像头,若干个所述监控摄像头均采用红外摄像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阮文帆,未经阮文帆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01630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