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变电站监测系统及监测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015139.8 | 申请日: | 2022-01-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4336975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12 |
发明(设计)人: | 李庆辉;王依刚;王新军;张玮;钟啸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火箭军工程大学 |
主分类号: | H02J13/00 | 分类号: | H02J13/00;B08B1/00;B08B3/02;F16M11/28;F16M11/04;H04N5/225 |
代理公司: | 重庆乐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21 | 代理人: | 袁泉 |
地址: | 710025 陕西***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变电站 监测 系统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变电站监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变电站监测系统及监测方法;将需要监测的摄像头需要进行监测时,固定组件便能够将摄像头稳定,随后,工作人员便转动摄像头下方的升降组件,摄像头便能够通过升降组件调整监控高度和范围;待升降组件对摄像头的高度调整完毕后,摄像头表面如若沾附有灰尘,便启动刮动组件;启动刮动组件的步进电机,步进电机的输出端便带动转动杆在摄像头表面进行刮动;待转动杆在摄像头表面进行刮动时,便带动与之固定连接的压力杆,压力杆便带动侧边的海绵块,加强对摄像头表面的灰尘进行擦除,从而提高监测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变电站监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变电站监测系统及监测方法。
背景技术
变电站监测作为配电自动化的一个重要内容,对提高供电可靠性有很大影响,也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现有的变电站监测系统由于监测的摄像头长期暴露在外,镜头容易被灰尘附着,从而影响监测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变电站监测系统及监测方法,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变电站监测系统由于监测的摄像头长期暴露在外,镜头容易被灰尘附着,从而影响监测效果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一种变电站监测系统,所述变电站监测系统包括底座、升降组件、立柱、安装板、配电箱、固定组件、摄像头和刮动组件,所述升降组件与所述底座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底座的上方,所述立柱与所述升降组件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升降组件的上方,所述安装板与所述立柱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立柱的上方,所述配电箱与所述安装板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立柱的侧边,所述固定组件与所述安装板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安装板的下方,所述摄像头与所述固定组件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固定组件的下方,所述刮动组件与所述立柱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摄像头的下方;
所述刮动组件包括支撑板、步进电机、转动杆和压力杆,所述支撑板与所述立柱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立柱的侧边,所述步进电机与所述支撑板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支撑板的上方,所述转动杆的一端与所述步进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所述转动杆的另一端与所述压力杆固定连接,所述压力杆设置于所述摄像头的侧边。
所述底座对所述升降组件进行支撑,所述升降组件对所述立柱进行支撑,所述配电箱设置于所述立柱的侧边,能够对所述摄像头进行供电,所述安装板设置于所述立柱的上方,所述固定组件设置于所述安装板的上方能够对所述摄像头进行固定支撑,所述固定组件设置于所述摄像头的下方,能够将所述摄像头上方的灰尘刮除,从而提高监测效果。
所述刮动组件还包括海绵块,所述海绵块与所述压力杆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压力杆的侧边。
所述海绵块设置于所述压力杆的下方,能够加强对所述摄像头的清理。
所述固定组件包括第一固定板、第二固定板、螺杆和螺帽,所述第一固定板设置于所述安装板的上方,所述第二固定板设置于所述安装板的下方,且所述第一固定板与所述第二固定板相对设置,所述螺杆的数量为四根,每根所述螺杆分别依次贯穿所述第一固定板、所述安装板和所述第二固定板,并位于所述第一固定板的四角处,每根所述螺杆的两端均设置有所述螺帽,并位于所述第一固定板和所述第二固定板的侧边。
所述固定组件能够将所述摄像头进行固定安装,从而延长使用寿命。
所述固定组件还包括支撑柱,所述支撑柱与所述第二固定板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第二固定板的下方。
所述支撑柱能够辅助所述固定组件,加强对所述摄像头的固定效果。
所述升降组件包括支座、套筒、丝杆、齿轮、转轴和转动手柄,所述支座与所述底座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底座的上方,所述支座为中空结构,所述套筒设置于所述支座的内部,所述丝杆的一端与所述套筒活动连接,所述丝杆的另一端贯穿所述支座,并与所述立柱固定连接,所述齿轮设置于所述丝杆的侧边,所述转轴的一端与所述齿轮的中心轴固定连接,所述转轴的另一端贯穿所述支座,并与所述转动手柄固定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火箭军工程大学,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火箭军工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01513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松树采脂方法及采脂套件
- 下一篇:一种用于工件夹持加工的多工位虎钳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