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一次性的可调角度的无线硬质内镜在审
申请号: | 202210014667.1 | 申请日: | 2022-01-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4343546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15 |
发明(设计)人: | 杨承刚;白亚平;贾弘毅;肖枫;常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固安博健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1/005 | 分类号: | A61B1/005;A61B1/06;A61B1/015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65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一次性 可调 角度 无线 硬质 | ||
一种一次性的可调角度的无线硬质内镜,其包括硬质内管,硬质外管;硬质内管前端设置可调角度的无线内镜;所述硬质内管第一端设置容纳无线内镜后端连接头的连接板,连接板上设置有容纳连接头且实现连接头转动进而带动整个无线内镜转动的容纳腔;连接头第一端连接无线内镜,连接头后有操作杆,操作杆后有控制器活动的牵拉线,另有调节牵拉线的牵拉调节结构;硬质外管与硬质内管有2个组合位置,保证伸出与未伸出时两者位置的稳定性;在硬质外管外侧设置固定于皮肤上对整个器械有扶持作用的扶持座,扶持座上设置有与硬质外管置入体内倾角相同的导向通道。通过扶持座的设置可以有效减少人工的方向控制,或仅调节无线内镜的倾斜角度即可。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内镜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为一种一次性的可调角度的无线硬质内镜。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的内镜不管是硬质内镜还是软质内镜,其都是多次重复使用的器械,因为非一次性使用,很容易存在因为对管体的清洗不到位,容易遗漏细菌或病毒,而在手术时再次使用容易造成患者的感染风险,容易产生各种医患矛盾。因此,为了防止内镜使用过程中的细菌或病毒的遗留问题,目前医院及内镜生产商都需要针对清洗专门设置各种环节,手术后的清洗需要专门的技术人员来进行操作,耗费的成本也很高。而且因为重复使用,镜头要求高,价格贵。
虽然目前都在发展一次性内镜,以消除清洗与非一次性内镜对镜头高要求的技术问题,但多数的应用都是在现有的内镜结构基础上的材料的改进及镜头情况的改进来到达降低成本的要求,但此种方式下,一次性内镜的成本仍然很高。
目前的无线内镜,如胶囊内镜多应用在胃肠道的检查过程中,过程中多是自行移动或者通过大的磁控系统来完成方向的控制,且因为有方向控制的结构,其整体成本也较高,另外因为目前整体在胃肠检查中使用,规模量也不够大,如果能将无线内镜推广到目前所有的内镜上,其规模化量产后成本将大幅减少。
另外,目前的硬质镜使用时多需要有专门的医生进行手持柄随时保持正确的方向,这样会平白消耗一个人力,增加患者手术过程中的人工成本;而且在过程中操作者也需要观察视野情况进行重新等相关动作等,这些操作还耗费操作者的精力;现有的硬质内镜因为都是非一次性内镜,内镜质量大,不好扶持。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中不管是一次性还非一次性的硬质内镜成本高,过程中需要专门的工作人员扶持操作,耗费人力的问题,提供一种一次性的可调角度的无线硬质内镜。
发明内容
一种一次性的可调角度的无线硬质内镜,其包括硬质内管,硬质外管;硬质内管前端设置可调角度的无线内镜;所述硬质内管第一端设置容纳无线内镜后端连接头的连接板,连接板上设置有容纳连接头且实现连接头转动进而带动整个无线内镜转动的容纳腔;连接头第一端连接无线内镜,连接头第二端连接操作杆的第一端;操作杆的第二端连接实现操作杆角度变化的牵拉线,牵拉线通过硬质内管的侧边延伸到硬质内管的第二端,牵拉线与硬质内管第二端的牵拉调节结构连接;
硬质内管设置在硬质外管内侧;硬质外管第二端设置于硬质外管组合连接的组合结构一;硬质内管第二端设置两段与硬质内管组合的组合结构二;分别为第一组合结构二与第二组合结构二,组合结构一与第一组合结构二组合时,硬质外管第一端完全覆盖硬质内管第一端及无线内镜;组合结构一与第二组合结构二组合时,硬质内管第一端及无线内镜及从硬质外管第一端伸出,且伸出状态下,硬质外管不影响无线内镜的转动动作,另外硬质内管的360度转动过程中硬质外管也不影响无线内镜的转动动作;
在硬质外管外侧设置固定于皮肤上对整个器械有扶持作用的扶持座,扶持座上设置有与硬质外管置入体内倾角相同的导向通道;导向通道的直径与硬质外管直径一致。
进一步,连接板为设置在硬质内管第一端端头的连接板,且与硬质内管一体连接;连接头为球形连接头;容纳腔为能吻合容纳球形连接头的两端都设置开口的缺口球形腔;连接头两端从缺口球形腔的两端开口伸出,且连接头不会从任意一个开口脱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固安博健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固安博健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01466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