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发泡倍率的尼龙发泡板材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210014559.4 | 申请日: | 2022-01-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4350008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25 |
发明(设计)人: | 郑凯敬;崔伟松;周洪福;罗静云;马安彤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化学科学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J9/12 | 分类号: | C08J9/12;C08J5/18;C08L77/02;C08L55/02;C08L79/02;C08L33/14;C08K5/1539;C08K5/29;B29D7/01 |
代理公司: | 北京鼎承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51 | 代理人: | 夏华栋;顾可嘉 |
地址: | 102488 北京市房***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发泡 倍率 尼龙 板材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发泡倍率的尼龙发泡板材及其制备方法;包括如下制备步骤:将PA6树脂和第一添加剂混合后,获得第一组份;将热塑性树脂和第二添加剂混合,获得第二组份;采用双螺杆挤出机和单螺杆挤出机串联设备,将第一组份从双螺杆挤出机的主喂料口加入,将第二组份从双螺杆挤出机的侧喂料口加入,第一组份和第二组份经过双螺杆挤出机混合后再进入单螺杆挤出机,出料经板材模口挤出、冷却、定型、切割,获得待发泡的尼龙板材;将待发泡的尼龙板材至于高压釜中,加入发泡剂并采用双梯度高温溶胀渗透、等温泄压法制成高发泡倍率的尼龙发泡板材。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发泡板材制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高发泡倍率的尼龙发泡板材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聚氨酯因具有高强度、高耐热、高耐疲劳、耐化学药品及耐油性好而被广泛的应用与各种制件中。闭孔的尼龙发泡材料具有优异的隔热、降噪等性能,同时与传统的聚丙烯、聚乙烯、聚苯乙烯发泡材料相比,耐高温、抗压缩回弹性能突出,有望在汽车高铁内饰件、家用电器零部件、仪表板、汽车进气歧管等领域得到充分利用。目前,通用的聚酰胺相对分子质量较低,约在两万以下,相对粘度低,难以满足发泡材料的制备,且尼龙属于半结晶型聚合物,与无定形聚合物相比,发泡过程中晶区熔融后泡孔结构更难以控制,从而出现泡孔塌陷、破裂现象,极大地影响了发泡材料的力学性能及外观。
CN 112851998 A公布了一种高倍率尼龙6发泡材料的制备方法,通过扩链剂改性得到高熔体强度尼龙6,PTFE作为添加剂调控结晶行为达到调控发泡性能的目的,采用高温浸泡低温等温泄压法制备高倍率的尼龙6发泡材料。
CN 111087805 A公布了一种超临界流体连续挤出高性能可回收PA发泡材料的制备方法,通过双螺杆串联单螺杆的方法,得到泡孔细密的PA发泡材料,发泡倍率约10倍左右。
CN 110256840 A公布了一种发泡尼龙板材的制备方法,通过增韧剂、成核剂、交联剂等对尼龙进行熔融改性,加入到拉伸流变的塑化挤出设备中,经拉伸形变为主的流场使尼龙熔融塑化,发泡剂分解后产生气体经片材口模挤出后得到发泡的尼龙板材,但该技术使用了具有化学残留的化学发泡剂,最终发泡倍率约为2倍左右。
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急需提供一种高发泡倍率的尼龙发泡板材的制备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发泡倍率的尼龙发泡板材及其制备方法,通过高发泡倍率的尼龙发泡板材的制备方法的设计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现有的通用的聚酰胺相对分子质量较低,约在两万以下,相对粘度低,难以满足发泡材料的制备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高发泡倍率的尼龙发泡板材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制备步骤:
将PA6树脂和第一添加剂混合后,获得第一组份;将热塑性树脂和第二添加剂混合,获得第二组份;
采用双螺杆挤出机和单螺杆挤出机串联设备,将第一组份从双螺杆挤出机的主喂料口加入,将第二组份从双螺杆挤出机的侧喂料口加入,第一组份和第二组份经过双螺杆挤出机混合后再进入单螺杆挤出机,出料经板材模口挤出、冷却、定型、切割,获得待发泡的尼龙板材;
将待发泡的尼龙板材至于高压釜中,加入发泡剂并采用双梯度高温溶胀渗透、等温泄压法制成高发泡倍率的尼龙发泡板材;
所述双梯度高温溶胀渗透为先在温度200-235℃下充入主发泡剂溶胀渗透,再升温至240-250℃下充入助发泡剂溶胀渗透;
所述第一添加剂包括交联剂,第二添加剂包括相容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化学科学技术研究有限公司,未经中化学科学技术研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01455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