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防水建筑材料生产用智能计量加料装置及其使用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210011272.6 | 申请日: | 2022-01-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4177992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04 |
发明(设计)人: | 陆小军;许彦明;敖林;蒙海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镇江建筑科学研究院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镇江建科建设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2C13/06 | 分类号: | B02C13/06;B01F27/191;B01F27/87;B02C13/18;B02C13/26;B02C13/284;B02C13/30;B02C23/10 |
代理公司: | 南京创略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58 | 代理人: | 闫方圆 |
地址: | 212000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水 建筑材料 生产 智能 计量 加料 装置 及其 使用方法 | ||
本发明涉及防水材料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防水建筑材料生产用智能计量加料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包括混合搅拌机以及通过环形导轨连接的加料装置,加料装置的底部设置有加料装置驱动电机,加料装置驱动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有驱动轮,驱动轮转动设置在环形导轨的内部,加料装置的内部开设有粉碎仓和称量仓,粉碎仓的内部设置有粉碎机构,称量仓的内部设置有过滤板,过滤板的下方设置有隔板和称量密封板。本发明若干个加料装置转动在环形导轨上并通过粉碎机构进行粉碎,通过称量仓进行称量,并依次投放到混合搅拌机的混合仓内部,可以实现将加料装置中不同的防水材料添加在混合仓的内部,结构简单,大大提升使用的便捷性以及加工的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加料装置及其使用方法,特别是涉及一种防水建筑材料生产用智能计量加料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属于防水材料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建筑防水材料是建筑产品的一项重要功能,是关系到建筑物的使用价值、使用条件及卫生条件,影响到人们的生产活动、工作生活质量,对保证工程质量具有重要的地位。
随着社会生活条件的不断改善,人们越来越重视自己的生活质量,在防水条件上要求不断增高,近年来,伴随着社会科技的发展,新型防水产品及其工程应用技术发展迅速,并朝着由多层向单层、由热施工向冷施工的方向发展,面对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与更新,掌握防水工程的施工准备及质量问题显得尤为重要,对以后建筑工程的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
防水材料在传统的配制中常常需要先将一定的材料进行粉碎,然后在按照一定的配比进行混合搅拌,为了保证一定的配比往往需要人工进行测量,而且通常各种材料还需要单独进行测量,传统的加料装置不具有粉碎以及测量的功能,因此会浪费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导致生产的效率大大的降低。
因此,亟需对防水建筑材料生产用的加料装置进行改进,以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防水建筑材料生产用智能计量加料装置及其使用方法,若干个加料装置转动在环形导轨上并通过粉碎机构进行粉碎,通过称量仓进行称量,并依次投放到混合搅拌机的混合仓内部,可以实现将加料装置中不同的防水材料添加在混合仓的内部,结构简单,大大提升使用的便捷性以及加工的效率。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主要技术方案包括:
一种防水建筑材料生产用智能计量加料装置,包括混合搅拌机以及通过环形导轨连接的若干个加料装置,加料装置的底部固定设置有加料装置驱动电机,加料装置驱动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有驱动轮,驱动轮转动设置在环形导轨的内部;
环形导轨的底端与混合搅拌机的上端面固定连接,环形导轨的上侧面开设有驱动槽,驱动槽的内侧面设置有驱动齿,驱动轮与驱动齿转动连接;
混合搅拌机的上端面开设有混合仓入口,加料装置的上端开设有加料装置入料口,加料装置的底端开设有加料装置出料口,加料装置出料口与混合仓入口在同一竖直轴线上;
通过以上技术方案,环形导轨固定设置在混合搅拌机的上方,而且若干个加料装置滑动设置在环形导轨上,每个加料装置均可以对防水材料进行粉碎和添加,每个加料装置均可以将粉碎后的防水材料依次投放到混合搅拌机的混合仓内部,加料装置内部固定的加料装置驱动电机输出端连接有驱动轮,驱动轮通过与驱动齿啮合连接并在驱动槽的内部转动,可以实现加料装置在环形导轨上循环的转动,因此可以将加料装置中不同的防水材料添加在混合仓的内部,结构简单,大大提升使用的便捷性。
优选的,加料装置的内部开设有粉碎仓和称量仓,粉碎仓与称量仓相连通,粉碎仓的内部设置有粉碎机构,粉碎机构用于对建筑材料进行粉碎,称量仓的内部设置有过滤板,过滤板的下方设置有隔板和称量密封板,称量密封板的上侧面固定设置有称量仪,称量仪用于对建筑材料进行称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镇江建筑科学研究院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镇江建科建设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镇江建筑科学研究院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镇江建科建设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01127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