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多终端媒体分享中的融合数据传输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010679.7 | 申请日: | 2022-01-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6418785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11 |
发明(设计)人: | 张华;裘昊;陈勇;杨阳;丁赫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当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65/1066 | 分类号: | H04L65/1066;H04L65/61;H04L65/611;H04L65/65;H04L65/80 |
代理公司: | 浙江英普律师事务所 33238 | 代理人: | 刘芬豪 |
地址: | 310000 浙江省杭州市西***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终端 媒体 分享 中的 融合 数据传输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终端媒体分享中的融合数据传输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需要参与媒体分享的各个终端设备通过局域网内的设备发现技术实现组网,设备间组网构成一张去中心化的媒体节点网络;接收到媒体分享指令的设备成为实施媒体分享的主设备,主设备准备一个用于媒体分享的组播流地址,并发起媒体分享;主设备通过设备间通信机制通知媒体节点网络中的其它设备加入,并告知对应的媒体分享的信息;加入的设备成为从设备;主设备进行媒体数据源的数据获取处理;将共享数据分发到各个从设备;进行从设备的管理,决定从设备是以组播或单播方式收取共享媒体数据;根据网络质量结果,裁决参与组播分享的从设备是否有资格成为中转从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媒体传输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终端媒体分享中的融合数据传输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互联网和媒体技术的极大发展,视频播放的终端越来越多样化,从传统的电视、电脑到手机,平板,电梯屏,户外大屏;各种各样大大小小的屏幕也脱离了自身原有的或工作,或商业宣传或私人娱乐属性的束缚;从单一屏播放到多屏互动,多屏共享,在这个万物互联的时代,视频应用的场景也得到了极大丰富和拓展,而在基于局域网的共享空间里,基于一起看剧,一起看球赛等等诉求,关于视频多屏分享技术的需求也应运而生。
多屏分享的特点是一端作为分享者,把共享的数据源的数据分发给参与分享的其它终端,局域网为了保障低时延,数据传输通常都是采用基于UDP(User DatagramProtocol,用户数据报协议)的组播或者点到点的单播技术,由于UDP是面向无连接不可靠的传输机制,不保证数据能可靠抵达,而组播传输本身不具备重传机制,一旦出现丢包不可恢复,会造成参与分享的终端画面显示花屏或者播放卡顿,严重影响体验;为了防止丢包,常规的单播技术可以配置点到点的重传机制,然而发送端所要发送的数据量和对带宽的要求会随着终端数量的增加呈倍数比例增长,对发送端而言是极大的挑战。
发明内容
鉴于以上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多终端媒体分享中的融合数据传输方法,通过基于UDP的融合传输方法,能充分缓解媒体数据发送端的压力,又能保障发送端的一到多端可靠传输。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多终端媒体分享中的融合数据传输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需要参与媒体分享的各个终端设备通过局域网内的设备发现技术实现组网,设备间组网构成一张去中心化的媒体节点网络;
接收到媒体分享指令的设备成为实施媒体分享的主设备,主设备准备一个用于媒体分享的组播流地址,并发起媒体分享;主设备通过设备间通信机制通知媒体节点网络中的其它设备加入,并告知对应的媒体分享的信息;加入的设备成为从设备,主设备和加入的从设备之间具备点对点的单播通道,以此组网构成以主设备为中心的媒体分享网络;
主设备进行媒体数据源的数据获取处理;将共享数据分发到各个从设备;进行从设备的管理,通过对参与分享的从设备网络质量的检测和判断,决定从设备是以组播或单播方式收取共享媒体数据;根据网络质量结果,裁决参与组播分享的从设备是否有资格成为中转从设备,以负责一部分网络质量不好的从设备的数据转发和质量保障。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主设备进行媒体数据源的数据获取处理包括主设备拉取来自共享数据源的媒体数据,通过分包处理成适合UDP传输的共享数据包。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共享数据包具有连续且递增的序列号标识,分包处理后的媒体序列包在发送以后同时在主设备端的缓存里保留。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通过所述主设备和加入的从设备之间具备的点对点的单播通道,主设备接收来自从设备周期性的上报数据,判断从设备网络质量是否良好,对网络质量好的从设备采用组播方式发送媒体数据,网络传输质量不好的从设备以单播方式发送媒体数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当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杭州当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01067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自激式水力振荡冲击器
- 下一篇:连接器外壳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