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符合数据安全的威胁情报共享方法及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210010348.3 | 申请日: | 2022-01-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4553403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27 |
发明(设计)人: | 刘奇旭;赵建军;谭儒;王志;代峰;曹雅琴;陈星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信息工程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H04L9/08 | 分类号: | H04L9/08;H04L9/40;G06F21/60 |
代理公司: | 北京君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0 | 代理人: | 余长江 |
地址: | 100093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符合 数据 安全 威胁 情报 共享 方法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符合数据安全的威胁情报共享方法及装置,包括约定一大素数;基于所述大素数,威胁情报共享方分别对本地威胁情报库中一数字资产的IP地址进行加密,并交换加密IP地址Ei,A与加密IP地址Ej,B;基于所述大素数,分别对交换得到的加密IP地址Ei,A或加密IP地址Ej,B进行加密,并交换加密IP地址Dj,AB与加密IP地址Di,BA;任一威胁情报共享方通过比对加密IP地址Dj,AB与加密IP地址Di,BA,得到威胁情报共享结果。本发明解决了在双方都不知道对方威胁情报库的情况下,也能进行威胁情报分析。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数据安全和密码学,具体涉及一种符合数据安全的威胁情报共享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数据安全是指通过采取必要措施,确保数据处于有效保护和合法利用的状态,以及具备保障持续安全状态的能力。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型技术飞速发展的背景下,网络空间威胁也呈现出泛化和复杂化的趋势。对未来威胁态势进行预判,并据此评估潜在的安全风险以指导用户制定有效的安全决策,可以系统化增强网络空间防御能力。当前,威胁情报的范畴十分广泛,并在网络攻防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威胁情报是网络攻防中的数据来源,保证其数据安全是当前一个重要的课题。因为威胁情报的重要性和敏感性,如何在保护威胁情报库的数据安全的基础上进行情报分析是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在Diffie-Hellman协议的基础上,提出一种符合数据安全的威胁情报共享方法及装置,在双方互相不清楚威胁情报库的情况下进行威胁情报分析。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具体技术方案是:
一种符合数据安全的威胁情报共享方法,其步骤包括:
威胁情报共享方A与威胁情报共享方B约定一大素数;
基于所述大素数,分别对本地威胁情报库中一数字资产的IP地址进行加密,并交换加密IP地址Ei,A与加密IP地址Ej,B,其中i为威胁情报共享方A的本地威胁情报库中数字资产编号,j为威胁情报共享方B的本地威胁情报库中数字资产编号;
基于所述大素数,分别对交换得到的加密IP地址Ei,A或加密IP地址Ej,B进行加密,并交换加密IP地址Dj,AB与加密IP地址Di,BA;
任一威胁情报共享方通过比对加密IP地址Dj,AB与加密IP地址Di,BA,得到威胁情报共享结果。
进一步地,构建本地威胁情报库的方法包括:根据社会工程学获取的数据和/或公开泄露的数据构建。
进一步地,所述数字资产包括:恶意IP地址和恶意域名。
进一步地,加密IP地址其中,αi为威胁情报共享方A的本地威胁情报库中的数据资产,n为大素数,KA为情报共享方A基于所述大素数得到的密钥。
进一步地,加密IP地址其中αj为威胁情报共享方B的本地威胁情报库中的数据资产,n为大素数,KA为情报共享方A基于所述大素数得到的密钥,KB为情报共享方B基于所述大素数得到的密钥。
进一步地,所述比对加密IP地址Ej,AB与加密IP地址Ei,BA,包括:比对重复元素的数量。
进一步地,所述威胁情报共享结果包括:判断共享的所述数据资产是否为同一数据资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信息工程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信息工程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01034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