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轨道交通空气净化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210010343.0 | 申请日: | 2022-01-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4370685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9-29 |
发明(设计)人: | 杜肖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双菱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F8/108 | 分类号: | F24F8/108;F24F8/60;F24F7/003;F24F13/08 |
代理公司: | 台州市南方商标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3225 | 代理人: | 毕勇 |
地址: | 31805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轨道交通 空气 净化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轨道交通空气净化方法,具体包括:集成箱,该集成箱具有无顶箱体,以及安装在所述无顶箱体顶部的聚气装置,且安装在所述聚气装置顶部的净化装置,以及安装在所述净化装置外表面的封闭箱,所述聚气装置包括:防护框,该防护框具有方形环框,以及安装在所述方形环框两侧内壁的过滤装置,且安装在所述过滤装置底部的进气弧管,以及设置在所述过滤装置中间位置的导风装置,且安装在所述方形环框右侧外壁且位于所述过滤装置两侧的进气泵,本发明涉及轨道交通技术领域。设备的整体构件设置,将空气气流从下向上进行抽吸净化,并在空间中间进行氧气的输出,用以与空气中层进行混合,避免轨道交通空间内呼吸的顺畅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轨道交通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轨道交通空气净化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发展和人口迅猛增长,城市地铁不断新建和扩建,地铁成为人们出行必不可少的交通工具。然而,人们在享受地铁方便快捷的同时,却容易忽略地铁空气潜在的危害。目前普遍情况下,地铁站台上和车厢内都有通风装置,但缺乏有效的地铁站台空气净化装置。
现有的轨道交通空气净化在气流上方进行进行吸收,但是二氧化碳的比重较大,沉积在空气底部,难以彻底性进行净化吸收,净化效果较差。
发明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轨道交通空气净化系统,解决了现有的轨道交通空气净化在气流上方进行进行吸收,但是二氧化碳的比重较大,沉积在空气底部,难以彻底性进行净化吸收,净化效果较差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轨道交通空气净化系统,具体包括:
集成箱,该集成箱具有无顶箱体,以及安装在所述无顶箱体底部的聚气装置,且安装在所述聚气装置顶部的净化装置,以及安装在所述净化装置外表面的封闭箱,所述聚气装置包括:
防护框,该防护框具有方形环框,以及安装在所述方形环框两侧内壁的过滤装置,且安装在所述过滤装置底部的进气弧管,以及设置在所述过滤装置中间位置的导风装置,且安装在所述方形环框右侧外壁且位于所述过滤装置两侧的进气泵。通过进气口开设在进气弧管底部,对气流的冲击回流进行吸收,冲击回流因气流相互对冲,自身流速降低,灰尘和杂质快速进行沉淀,同时设备的整体构件设置,将空气气流从下向上进行抽吸净化,并在空间中间进行氧气的输出,用以与空气中层进行混合,避免轨道交通空间内呼吸的顺畅性。
优选的,所述过滤装置包括:
保护筒,该保护筒具有贯穿筒体,以及安装在所述贯穿筒体内表面的过滤内筒,且安装在所述过滤内筒内腔的滚珠,以及开设在所述过滤内筒顶部和底部中间位置的贯穿气孔,且安装在所述贯穿筒体外表面的螺旋线圈。通过滚珠的设置产生层叠性的铺设,利用球体之间的间隙确保气流的流通,对气流中的杂质进行过滤,确保空气的洁净,同时与螺旋线圈进行配合,使得滚珠自身产生热量对空气进行加热,促进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进行反应产生氧气,供给呼吸。
优选的,所述导风装置包括:
轴柱,该轴柱具有杆体,以及安装在所述杆体外表面中间位置的导流页板,且安装在所述轴柱外表面且位于所述导流页板正面和背面的磁铁块。通过导流页板的设置使得气流产生螺旋导向,气流向下进行流动,便于对气流中的空气进行沉淀,同时带动磁铁块进行转动,驱动磁铁块的磁场线与螺旋线圈相互切割,产生电流进行能源的供给。
优选的,所述轴柱两端与所述集成箱连接,且所述导流页板位于所述过滤装置内腔。通过导流页板使得气流产生螺旋,辅助内部热量的流动,构件温度相互进行均匀化,避免构件局部过热产生热疲劳,延长构件的使用寿命。
优选的,所述净化装置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双菱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双菱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01034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