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地质环境监测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210010135.0 | 申请日: | 2022-01-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4371027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19 |
发明(设计)人: | 徐兴祝;朱慧超;徐仰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兴祝;朱慧超;徐仰玲 |
主分类号: | G01N1/08 | 分类号: | G01N1/08;G01N33/2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50000 云南省昆明***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地质 环境监测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地质环境监测装置,包括收集底座,所述收集底座下端四角设有锁式万向轮,所述收集底座中间贯穿连接有防护筒,所述防护筒还包括设置在其上端的锥形防护罩,所述防护筒一侧外壁设有出料管,所述出料管还包括电磁阀,且电磁阀与防护筒螺纹连接,所述收集底座上表面靠近防护筒另一侧设有蓄电池,通过驱动电机带动偏心轮旋转,使得滑动支撑横梁在支撑导杆外壁上下滑动,从而带动螺旋钻头在防护筒内部上下移动,同时,通过驱动电机带动螺旋钻头旋转,使得螺旋钻头钻土取样,并且在取样的过程中,通过锥形防护罩,避免取样的土壤掉落至收集桶内部,使得收集桶收集的土壤层次分明,提高监测结果的准确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地质环境监测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地质环境监测装置。
背景技术
地质环境:自然环境的一种,指由岩石圈、水圈和大气圈组成的环境系统;在长期的地质历史演化的过程中,岩石圈和水圈之间、岩石圈和大气圈之间、大气圈和水圈之间进行物质迁移和能量转换,组成了一个相对平衡的开放系统;人类和其他生物依赖地质环境生存发展,同时,人类和其他生物又不断改变着地质环境;而为了对地质环境进行监测,就会使用到监测装置,现有的对土壤深处水分含量测量时,大多是通过人工挖开深层的土壤后进行测量,该过程费时费力,测量效率低下。
如专利号CN202120083121.2公开的一种矿山地质环境监测装置,包括顶板,所述顶板顶部右侧固定连接有控制器,所述顶板底部左侧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板,所述顶板底部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二支撑板,所述顶板左侧顶部固定连接有水质砂石监测器,所述第一支撑板左侧中心固定连接有收纳袋,所述第二支撑板底部固定连接有减震器,所述减震器底部固定连接有万向轮,所述顶板顶部设置有取样机构。该矿山地质环境监测装置,采用取样电机带动转杆进行旋转,转杆的外壁固定连接有螺旋叶片,且转杆的底端为针尖状,可以更快的对矿山进行钻孔,使矿山内部的泥土经过螺旋叶片输送至地面,由工作人员对矿山内部的泥土进行监测,监测效率高,效果好;
但是存在以下的问题:在取样的过程中,转杆和螺旋叶片只能将深层的土壤带至地表,工作人员在收集土壤样本时,容易将表层土壤与深层土壤样本掺杂在一起放进取样箱,在检测时,由于掺杂表层土壤,所以就会造成监测结果不准确,操作繁琐。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地质环境监测装置,具有自动取样、收集桶自动伸出和避免取样土壤掉落取样桶的功能,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地质环境监测装置,包括收集底座,所述收集底座下端四角设有锁式万向轮,所述收集底座中间贯穿连接有防护筒,所述防护筒还包括设置在其上端的锥形防护罩,所述防护筒一侧外壁设有出料管,所述出料管还包括电磁阀,且电磁阀与防护筒螺纹连接,所述收集底座上表面靠近防护筒另一侧设有蓄电池,所述蓄电池还包括安装在其前端的控制器,所述收集底座上表面四角设有支撑杆,四个所述支撑杆上端设有上支撑板,所述上支撑板上表面两侧设有把手,所述收集底座和上支撑板之间设有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顶部驱动连接有螺旋钻头,且螺旋钻头底部伸入防护筒内部。
优选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滑动支撑横梁,且螺旋钻头的顶部贯穿滑动支撑横梁,所述滑动支撑横梁中部上表面设有电机安装架,所述电机安装架上表面安装有驱动电机,且驱动电机的电机轴贯穿电机安装架,所述驱动电机的电机轴通过十字形联轴器与螺旋钻头连接,且十字形联轴器位于电机安装架内部,所述滑动支撑横梁上表面靠近电机安装架两侧设有支撑座,两个所述支撑座上侧转动套接有固定圆杆,且固定圆杆的两端贯穿支撑座,两个所述固定圆杆外壁靠近十字形联轴器一侧套接有旋转轮盘,且旋转轮盘与十字形联轴器的上表面贴合,两个所述固定圆杆另一侧外壁套接有偏心轮,且偏心轮与滑动支撑横梁的上表面贴,所述滑动支撑横梁靠近偏心轮另一侧滑动套接有支撑导杆,且支撑导杆两端分别于上支撑板和收集底座焊接,两个所述支撑导杆下侧外壁套接有伸缩弹簧,且伸缩弹簧位于滑动支撑横梁和收集底座之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兴祝;朱慧超;徐仰玲,未经徐兴祝;朱慧超;徐仰玲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01013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