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池组热失控扩散阻隔板、制备方法及电池组在审
申请号: | 202210009861.0 | 申请日: | 2022-01-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4530654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24 |
发明(设计)人: | 牛慧昌;陈才星;李钊;李磊;姬丹;姜羲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工业技术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H01M10/658 | 分类号: | H01M10/658;H01M10/625;H01M50/293;H01M50/244;H01M50/249 |
代理公司: | 广州科粤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001 | 代理人: | 邓潮彬;黄培智 |
地址: | 511458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池组 失控 扩散 阻隔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池组热失控扩散阻隔板、制备方法及电池组,该阻隔板包括包括板芯以及包裹板芯的封装袋;所述板芯包含以下质量百分比的原料:基材50%‑70%、固化材料15%‑35%和阻燃材料5%‑15%,三者固化而成。通过上述制作板芯的三类成分,在应用于电池组的热失控扩散阻隔时,具有协同作用效果,可以综合提升电池组的整体安全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电池组热失控扩散阻隔板、制备方法及电池组。
背景技术
由于全球范围内的能源危机和环境污染问题,全社会正在积极推进以低能耗、低排放为特点的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新能源汽车以电池为能源储存的载体,通过电机产生驱动力从而推动汽车的行驶。锂离子电池以碳素材料为负极、以锂离子嵌入化合物为正极,依靠锂离子在正极和负极之间的嵌入和脱嵌实现充电和放电。由于具有能量密度高、循环寿命长、自放电率低、环境友好等优势,锂离子电池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包括纯电动、混合动力、增程式电动汽车等)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然而锂离子电池使用易燃极性有机溶剂如碳酸乙烯酯(EC)、碳酸二甲酯(DMC)、碳酸二乙酯(DEC)等作为电解液,因此本质上具有火灾危险性。锂离子电池的安全问题成为制约电动汽车发展的关键问题。正如陈立泉院士所说“如果锂离子电池的问题不解决,谈电动汽车发展完全是空谈;如果锂离子电池的成本和安全问题不解决,电动汽车发展也要受影响”。锂离子电池的火灾安全问题成为研究人员关注的焦点。
早期关于锂离子电池安全性的研究聚焦于单体电池的热失控机理。而电动汽车的锂离子电池,是按照单体(Cell)-模组(Module)-包(Pack)的次序(部分是从Cell直接到Pack)从少到多组成电池组工作的,上千节单体电池经过串并联接后紧密地堆积在电池箱内,为个别电池着火后迅速蔓延并引发大规模火灾提供了条件。电动汽车的火灾事故通常是由单个电池热失控引发着火,单个电池着火后通过热传递引起火灾在电池组内部的蔓延,这也是电池组由局部着火向整体燃烧转变的关键环节,是形成灾难性事故后果的根本原因。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背景技术所存在的至少一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池组热失控扩散阻隔板、制备方法及电池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电池组热失控扩散阻隔板,包括板芯以及包裹板芯的封装袋;所述板芯包含以下质量百分比的原料:基材50%-70%、固化材料15%-35%和阻燃材料5%-15%,三者固化而成。
进一步地,所述基材为硼硅酸盐材料,为颗粒状;所述固化材料包括脂类材料与固化剂,用于使颗粒状的基材固化成型。
进一步地,所述脂类材料与固化剂的质量比例为3:1。
进一步地,所述阻燃材料包括阻燃剂和成碳剂。
进一步地,所述阻燃剂和成碳剂的质量比例为2:1。
进一步地,所述阻燃剂为无机磷酸盐或聚磷酸铵。
进一步地,所述成碳剂为多羟基化合物或季戊四醇或双季戊四醇。
进一步地,所述脂类材料为环氧树脂。
第二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电池组热失控扩散阻隔板制备方法,包括:
将基材与脂类材料按比例混合均匀;
将阻燃剂和成碳剂按比例混合后,加入到基材与脂类材料的混合物中,使用压迫式混合的方法混合均匀;
再按比例加入固化剂,混合均匀后装入模具中,制作成板坯,放入温度箱,在设定的温度下固化所需时间,然后冷却脱模;
采用热塑膜包裹住阻隔板芯,加热使热塑膜受热收缩后包裹住阻隔板芯,裁剪后做成阻隔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工业技术研究院,未经广州工业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00986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