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自主运行控制模式下的临时限速管理方法及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210009320.8 | 申请日: | 2022-01-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4348066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30 |
发明(设计)人: | 刘栋青;李莹莹;郭军强;田宏达;张韦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全路通信信号研究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1L27/20 | 分类号: | B61L27/20;B61L23/00;B61L5/06 |
代理公司: | 北京知联天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94 | 代理人: | 张陆军 |
地址: | 100070 北京市丰台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主 运行 控制 模式 临时 限速 管理 方法 系统 | ||
本发明涉及列车控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自主运行控制模式下的临时限速管理方法及系统,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TS设备发送临时限速命令;所述道岔控制器接收所述临时限速命令并分配所述临时限速命令到逻辑通路一和逻辑通路二;所述逻辑通路一对所述临时限速命令进行验证,所述逻辑通路二对所述临时限速命令进行校验执行;所述逻辑通路一和所述逻辑通路二分别输出验证结果和校验执行结果。本发明将临时限速命令的验证、分发和存储功能分配至道岔控制器,道岔控制器通过不同逻辑通路获得临时限速命令,分别根据不同验证方法进行验证。通过该方法,确保临时限速命令在各设备间的一致性,确保列车自主运行控制系统的安全运行。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列车控制的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自主运行控制模式下的临时限速管理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城轨CBTC系统由中心设备(ATS)、地面设备(CI、ZC)、轨旁设备(计轴、信号机、应答器等)和车载设备四部分组成,该系统采用逻辑严谨的控车原理保证了列车运行的高效与安全。
在城轨CBTC系统中临时限速命令一般由ZC或者数据存储单元负责验证、分发或者存储功能。在传统CBTC系统取得巨大成功的同时,也从建设和运营经验中积累了一些问题,比如设备数量多、接口复杂、通信传输环节多、维护成本高等问题。因此现有城轨CBTC的临时限速命令下达和管理模式不能满足自主运行控制系统的需求。
相关技术中存在有以下的问题,现有CBTC临时限速可由ATS单独给ZC下达、单独给CI下达、同时给ZC和CI下达,CI和ZC校验流程不同,该下达方式虽通过配置可具备不同通道下达配置组合和验证的作用,但不适用于列车自主运行控制系统的系统架构和系统功能分配,无法适应列车自主运行控制模式下的运行环境。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自主运行控制下的临时限速管理方法和系统。
第一方面,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主运行控制下的临时限速管理方法,具体包括如下的方案,
一种自主运行控制模式下的临时限速管理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TS设备发送临时限速命令;所述道岔控制器接收所述临时限速命令并分配所述临时限速命令到逻辑通路一和逻辑通路二;所述逻辑通路一对所述临时限速命令进行验证,所述逻辑通路二对所述临时限速命令进行校验执行;所述逻辑通路一和所述逻辑通路二分别输出验证结果和校验执行结果。
更进一步的,所述逻辑通路一对所述临时限速命令进行验证,具体包括,所述逻辑通路一验证所述临时限速命令是否在道岔控制器管辖范围内;若是,则所述逻辑通路一验证所述临时限速命令是否与其他临时限速命令重叠;若不与其他临时限速命令重叠,则所述逻辑通路一验证所述临时限速命令是否未以区段为单位;若以区段为单位,则所述逻辑通路一验证成功。
更进一步的,所述逻辑通路二对所述临时限速命令进行校验执行,具体包括,所述逻辑通路二验证所述临时限速命令是否在道岔控制器管辖范围内;若是,则所述逻辑通路二校验所述临时限速命令是否与其他临时限速命令重叠;若不是,则所述逻辑通路二校验所述临时限速命令是否未经车载设备允许。
更进一步的,所述逻辑通路二对所述临时限速命令进行校验执行,还包括,若所述临时限速命令经车载设备允许,所述逻辑通路二校验所述临时限速命令是否与有区段占用的单列车进路的锁闭区段和占用区段重叠;若没有,则所述逻辑通路二校验所述临时限速命令是否与有区段占用且信号开放、进路未接近锁闭的多列车进路的锁闭区段和占用区段重叠;若没有,则所述逻辑通路二校验所述临时限速命令是否与进路锁闭的锁闭区段重叠;若没有,则所述逻辑通路二校验执行成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全路通信信号研究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全路通信信号研究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00932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