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山地环境下施工可视化的实现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210009219.2 | 申请日: | 2022-01-06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329732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12 |
| 发明(设计)人: | 韩忠康;肖绪杰;刘火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建海峡建设发展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6F30/13 | 分类号: | G06F30/13;G06F16/29;G06T17/05 |
| 代理公司: | 福州科扬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5001 | 代理人: | 何小星 |
| 地址: | 350015 福建省福州市马尾区儒***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山地 环境 施工 可视化 实现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工程管理技术领域的一种山地环境下施工可视化的实现方法,本发明通过BIM+GIS+CAD无人机相结合的方式,可以实时获取到山地环境以及山地环境下建筑的模型信息,通过实时采集建筑已施工的数据,并上传到infraworks整合平台中,通过BIM+GIS+CAD操作处理后,即可在三维图像上将已施工的部分显示出来,未施工的可以有CAD底图进行参照,管理人员直接通过观看模型就可了解到当前的施工进度,不仅减小了人工的投入,并且了解施工进度的速度更快,且时效性更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工程管理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山地环境下施工可视化的实现方法。
背景技术
施工进度管理是施工总承包施工单位现场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为了完成现场施工任务,从接受施工任务起到工程验收止的全过程中,围绕施工对象和施工现场而进行的生产事务的组织管理工作,为了了解到施工进行的状态,常常需要对施工的进度进行了解,传统的方式是通过管理人员采集施工数据,并人工对已施工的数据进行文字分析从而知道当前的施工进度,这样不仅较为费时费力,并且增加了人工的投入,而且山地项目地形复杂,周围树木较多,无法找到一个高处合适角度俯拍整个项目,故无法使用影像进度方法。
基于此,本发明设计了一种山地环境下施工可视化的实现方法,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山地环境下施工可视化的实现方法,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山地环境下施工可视化的实现方法,包括以下方法步骤:
步骤S10:利用无人机拍摄,实时采集山地地形数据照片,并通过软件处理后生成实景地形模型;
步骤S20:生成的实景地形模型经过处理后导出DEM格式文件,导入infraworks软件平台进行地形表面处理以及数据分析;
步骤S30:实景地形模型在infraworks软件平台进行地形表面处理后,数据源界面中导入CAD底图进行对齐放置。
步骤S40:采用revit软件,根据现场进度进行三维模型建立,把已施工部分、下月未施工部分以及未施工部分分别添加为不同颜色的材质;
步骤S50:在infraworks软件平台中的数据源界面中导入已建立完成的revit模型并对齐放置;
步骤S60:导入的revit模型,与CAD底图进行相互呼应,随时更新实际施工进度revit模型,BIM技术人员根据现场实际工程进度情况,将已施工完成的部分、正在施工的部分以及未施工部分分别添加为与步骤S40对应颜色的材质,利用颜色区分工程进度情况;利用导入CAD底图参照建筑物构件与地形之间关系,识别山地情况下危险源辨识工作。
优选的,所述步骤S10的具体实施步骤包括:
步骤S11:设置无人机航测线路,调整好无人机相机参数、行进路线、飞行高度、影相重叠度等参数;
步骤S12、待测绘地面选取好刺点以及无人机组装完毕后,启动无人机进行航测作业。无人机就根据遥控设备种设定的重叠率和路径、范围等参数对航测地块进行3s/张速度进行自动拍照,操作人员实时观察无人机飞行位置及遥控器的飞行参数,拍摄完成后无人机自动返航收回无人机即可;
步骤S13、取出无人机数据存储卡,利用GIS软件或者在线实景建模网站进行实景建模。
优选的,所述步骤S20中,所述建筑外部结构数据,建筑内部结构数据以及建筑位于山地环境中的位置信息数据。
优选的,所述步骤S40中的具体使用的颜色材质为:已施工部分利用红色进行标记,下月未施工部分利用绿色进行标记,将未施工部分添加为灰色材质。
与现有技术相比,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建海峡建设发展有限公司,未经中建海峡建设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00921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