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汽车行业气味控制系统在审
| 申请号: | 202210009212.0 | 申请日: | 2022-01-05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326884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12 |
| 发明(设计)人: | 林烔槟;于淼;张丹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芯闻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5D27/02 | 分类号: | G05D27/02;B60H3/00;B60H3/02;B60H3/06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国亨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733 | 代理人: | 姜莹 |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粤海***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车行业 气味 控制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汽车行业气味控制系统,包括机油泄漏监测系统、空气净化系统、大数据平台、指挥中心、预警系统以及空气监测系统,所述机油泄漏监测系统由机油泄漏监测装置、汽车监控管理系统以及预警装置组成,所述空气净化系统由消杀装置、换气喷香装置以及恒温恒湿装置组成。本发明所述的汽车行业气味控制系统,属于控制系统领域,通过设置机油泄漏监测系统、空气净化系统、预警系统以及空气监测系统,使其与汽车行业相互结合,可以改善现有的汽车行业单凭显示灯判断机油是否泄漏无法做到实时监测机油泄漏、不能实时监测车内外空气质量、人工操作消除异味增加了行驶过程中的风险以及酒驾、毒品运输排查难度大的缺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控制系统领域,具体为汽车行业气味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汽车的定义是,由动力驱动,具有4个或4个以上车轮的非轨道承载的车辆,主要用于:载运人员和(或)货物;牵引载运人员和(或)货物的车辆;特殊用途。汽车可分为乘用车和商用车,其中乘用车在其设计和技术特性上主要用于载运乘客及其随身行李和(或)临时物品,包括驾驶员座位在内,乘用车最多不超过9个座位。乘用车分为以下11种车型。主要有:普通乘用车、活顶乘用车、高级乘用车、小型乘用车、敞篷车、舱背乘用车、旅行车、多用途乘用车、短头乘用车、越野乘用车、专用乘用车。而商用车在设计和技术特性上用于运送人员和货物,并且可以牵引挂车,但乘用车不包括在内。主要有:客车、半挂牵引车、货车。发动机是汽车的动力装置,由2大机构5大系组成:曲柄连杆机构、配气机构、冷却系、燃料供给系、润滑系、点火系、启动系组成,但是柴油机比汽油机少一个点火系统。底盘作用是支撑、安装汽车发动机及其各部件的总成,形成汽车的整体造型,并接受发动机的动力,使汽车产生运动,保证正常行驶。底盘由传动系、行驶系、转向系、悬挂系和制动系五部分组成。车身安装在底盘的车架上,用以驾驶员、旅客乘坐或装载货物。乘用车、客车的车身一般是整体结构,货车车身一般是由驾驶室和货箱两部分组成。汽车车身结构主要包括:车身壳体(白车身)、车门、车窗、车前钣制件、车身内外装饰件和车身附件、座椅以及通风、暖气、冷气、空气调节装置等等。在货车和专用汽车上还包括车箱和其它装备。轮胎是汽车的重要部件之一,它直接与路面接触,和汽车悬架共同来缓和汽车行驶时所受到的冲击,保证汽车有良好的乘座舒适性和行驶平顺性;保证车轮和路面有良好的附着性,提高汽车的牵引性、制动性和通过性;承受着汽车的重量,轮胎在汽车上所起的重要作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目前汽车行业没有一套完善气味控制系统,汽车机油泄漏仍是一个隐蔽的问题,机油压力不足可能导致泄漏误报,大部分人仍依靠指示灯提示或者观察车辆外部是否漏油,但这却不能第一时间发现机油泄漏的问题,从而导致烧机油、发动机受损、自燃等危害。市面上没有一套完善气味控制系统,当车内外出现异味、酒精、恶臭或者毒品时,无法自动化解决问题,且酒驾的排查力度不够,每年酒驾的概率仍然很高。
发明内容
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汽车行业气味控制系统,可以通过设置机油泄漏监测系统、空气净化系统、预警系统以及空气监测系统,使其与汽车行业相互结合,可以改善现有的汽车行业单凭显示灯判断机油是否泄漏无法做到实时监测机油泄漏、不能实时监测车内外空气质量、人工操作消除异味增加了行驶过程中的风险以及酒驾、毒品运输排查难度大的缺点,从而最终使得汽车能够更为高效、便捷、健康。
2.技术方案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汽车行业气味控制系统,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芯闻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芯闻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00921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