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余热转换装置的自洁机在审
申请号: | 202210002947.0 | 申请日: | 2022-01-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4234707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25 |
发明(设计)人: | 任浩;岑勇;赵培建;杨舒拉 | 申请(专利权)人: | 济南恒昌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8G1/08 | 分类号: | F28G1/08;F28G15/00;F28G15/06;F28G15/02 |
代理公司: | 北京金宏来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641 | 代理人: | 李莎莎 |
地址: | 2500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余热 转换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一种余热转换装置的自洁机,属于余热热能转换装置技术领域。所述自洁机包括动梁,所述动梁的两端分别连接有带动其升降的升降机构,所述动梁的前后两侧分别设置有刮削器或短毛擦抹器。本发明设计的自洁机的动梁设置于余热转换装置的相邻两排金属扁管之间,通过其上的刮擦器对两侧的金属扁管进行擦拭清理,方便高效。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余热热能转换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余热转换装置的自洁机。
背景技术
工业生产中余热回收装置应用不断增多,余热热能转换装置是由多组双层金属扁管构成的二种液体逆向或交叉流动的高效余热回收系统,扁管薄矩形通道内热量和外热量通过管壁进行热量交换,具有换热效率高、结构简单、使用寿命长等特点。
在使用过程,余热热能转换装置的外壁容易产生结晶或物理附着物,需要定期进行清洁,传统的清洁方式一般是停止工作将换热装置拆分开用高压水冲或钢钎打击进行清洁,清洁效率低,费工、费水、费时,成本过高。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发明专利设计了一种余热转换装置的自洁机,结构简单实用,组装方便,清理效果好、效率高。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所述自洁机包括动梁,所述动梁的两端分别连接有带动其升降的升降机构,所述动梁的前后两侧分别组装有刮削器和/或短毛擦抹器。两端的升降机构同步升降,带动动梁上的刮削器或短毛擦抹器对两侧的换热装置的金属扁管壁进行刮擦,清理效率高。
进一步的,所述升降机构包括升降主梁,所述升降主梁的两端分别连接有同步的升降器,升降主梁由两端的升降器带动同步升降,两侧的升降机构的升降器也是同步升降,所述动梁的两端分别插接固定在两侧的升降结构的升降主梁上。动梁与升降主梁插接,拆装方便,便于维护。
进一步的,所述升降器包括丝杆、丝母和驱动装置,所述丝杆的底端通过支撑器转动固定,所述丝杆的顶端连接驱动装置,所述升降主梁的两端分别设置有方形的安装座,所述安装座开有上下贯穿的通孔,所述丝母安装固定在升降主梁的安装座中,所述丝母的中心通腔与安装座的通孔同轴心,所述丝杆从丝母的中心通腔穿过并与之螺纹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丝杆上延其竖向长度方向开有排物导槽。排物导槽方便丝杆上污物的排出,防止丝杆上存留异物影响其与丝母的转动配合。
进一步的,所述丝杆的底端外套有定位环,所述定位环的环壁的上半部开有多道排物口。防止定位环内的水垢沉积,影响丝杆转动。
进一步的,所述升降主梁上设置有安装槽,所述动梁的两端分别连接在两侧的升降主梁的安装槽中,并通过定位锁固定。
进一步的,所述升降主梁上均布排列有多个安装槽,所述自洁机设置有多根动梁,每根动梁的两端分别与两侧的升降主梁上对应的安装槽连接。由一对升降机构同时带动多道动梁进行清理,清理效率更高。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专利设计的一种余热转换装置的自洁机的进步之处在于:带有刮擦器的动梁通过两端的升降机构同步升降,对两侧的换热装置的金属扁管壁进行刮擦,清理效率高,效果好;升降机构的升降器由丝杠、丝母构成,机械结构稳固可靠;丝杆上设置有排物导槽,底部的定位环设置有排物口,可有效实现其上的污物导出,避免影响丝杠的正常转动;一个自洁机可以同时设置多道动梁同时对换热装置的多排金属换热管进行清理,清理效率高。
附图说明
图1是余热转换装置的自洁机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余热转换装置的自洁机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动梁、2升降主梁、3丝杠、4丝母、5支撑器、6刮擦器、7定位锁、21安装槽、22安装座、51定位环。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济南恒昌机械设备有限公司,未经济南恒昌机械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00294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柔性电路板、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
- 下一篇:丁加兰鱼的人工养殖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