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具备多重防护功能的储运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210001943.0 | 申请日: | 2022-01-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4485294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13 |
发明(设计)人: | 朱明瑞;耿晋亮;耿莹晶;张骏虎;刘永哲;赵小梅;吴常雄;庄发兴;甄伟谋;魏彬;冯辉;申蓝星;张晓晓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西江淮重工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F42B39/24 | 分类号: | F42B39/24;F42B39/26;F42B39/22 |
代理公司: | 北京金盾律师事务所 11910 | 代理人: | 李岩 |
地址: | 048026 山***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备 多重 防护 功能 储运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备多重防护功能的储运装置,属于弹药包装技术领域。该储运装置包括上筒体、下筒体和多个锁紧搭扣;其中,上筒体和下筒体相互配合并形成立柱状的容置腔,用于将弹药以竖立状态安放于容置腔内;下筒体的顶部装有环形密封条;锁紧搭扣将上筒体和下筒体相互锁紧以形成密封;下筒体的外壁安装有充气阀和均压阀,用于容置腔的隔氧充氮并保持腔内压力稳定;上筒体和下筒体的材料均为防锈铝合金。本发明的储运装置,用于弹药竖立状态运输、装卸和贮存时的包装防护,解决现有弹药包装箱防护性能差的问题,实现密封、隔热、减震、防潮湿、防盐雾、防霉菌等多重防护功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弹药包装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具备多重防护功能的储运装置。
背景技术
当前,科技的进步促进武器装备的发展,也促使了高技术弹药的不断涌现。这些高技术弹药内部填装有含能材料并配备有高灵敏度传感器、控制器等精密电子元器件,对振动、温湿度等外界影响因素极为敏感;如果运输或贮存不当,会影响弹药的使用性能,因而对弹药储运时的防护要求越来越高。
弹药包装是运输以及贮存的基础和必要条件。现有弹药的包装箱通常采用木质、钢质、塑料或复合材料等制成,内部放置海绵等缓冲介质;通常将弹药先行塑封,然后装入包装箱内进行储运,包装箱仅仅起到简单收纳的作用。因而,这种包装方式虽然简单、方便、费用低,但对弹药在运输和贮存过程中的防护性能差,不能有效起到密封、隔热、减震、防潮湿、防盐雾、防霉菌等多重防护功能,进而影响弹药的使用性能甚至造成功能失效。
发明内容
针对相关技术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本发明提供一种具备多重防护功能的储运装置,用于弹药竖立状态运输、装卸和贮存时的包装防护,解决现有弹药包装箱防护性能差的问题,实现密封、隔热、减震、防潮湿、防盐雾、防霉菌等多重防护功能。
本发明提供一种具备多重防护功能的储运装置,包括一上筒体、一下筒体和多个锁紧搭扣,其中,
上筒体安装于下筒体上,二者相互配合并形成立柱状的容置腔,用于将弹药以竖立状态安放于容置腔内;在上筒体和下筒体的接合处,上筒体设有向外延伸的上口框、下筒体设有向外延伸的下口框,下口框的顶面凹设有环形密封槽,环形密封槽内装设有环形密封条;锁紧搭扣的一端与上口框连接,另一端与下口框连接,用于将上筒体和下筒体相互锁紧以形成密封;
下筒体的外壁分别安装有充气阀和均压阀,充气阀用于向容置腔内隔氧充氮,均压阀用于在充气阀工作时排出容置腔内的原有气体,并保持容置腔内的压力稳定;
上筒体和下筒体的材料均为防锈铝合金。
本技术方案通过立柱状容置腔、环形密封条、锁紧搭扣、充气阀和均压阀的结构设置以及上筒体和下筒体的材料设置,实现了弹药竖立状态运输和贮存时的包装防护,实现储运装置容置腔的全密封隔氧充氮,并实现防雨、防锈、防盐雾和防霉菌等多重防护功能,延长弹药的寿命。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下筒体的内壁贴设有填充板,填充板的内壁与弹药的外壁贴合,以对弹药进行径向上的夹持限位;填充板为EVA板。本技术方案对弹药起到径向上的减震防护功能,避免弹药在储运装置的吊载、运输颠簸、跌落等过程中发生损伤。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下筒体的腔底装设有下缓冲垫,下缓冲垫承托于弹药的底部;弹药的顶部罩设有上缓冲垫,上缓冲垫的顶面抵压于上筒体的腔顶;上缓冲垫和下缓冲垫均为聚氨酯弹性体,对弹药进行轴向上的装配限位。本技术方案对弹药起到轴向上的减震防护功能,进一步避免弹药在储运装置的吊载、运输颠簸、跌落等过程中发生损伤。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上筒体的内侧壁贴设有第一隔热层;上筒体的腔顶面贴设有第二隔热层,第二隔热层夹于上缓冲垫与上筒体之间;下筒体的腔底面贴设有第三隔热层,第三隔热层夹于下缓冲垫与下筒体之间;第一隔热层、第二隔热层和第三隔热层均为海绵橡胶板。本技术方案实现对弹药的隔热保护,避免日晒条件下容置腔内温度升高过快。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西江淮重工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山西江淮重工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00194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快速更换蜂窝体的蓄热式燃烧器
- 下一篇:板卡模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