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氯化亚砜合成能量利用提高合成收率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001026.2 | 申请日: | 2022-01-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4314524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12 |
发明(设计)人: | 张永亮;常业坤;张鑫;仇兆山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金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1B17/45 | 分类号: | C01B17/45;F28D15/00 |
代理公司: | 合肥英特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89 | 代理人: | 李伟 |
地址: | 233200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氯化 亚砜 合成 能量 利用 提高 收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氯化亚砜合成能量利用提高合成收率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向催化器的夹套通入低温导热油,利用低温导热油经过催化器的夹套带走催化器反应生成多余的热量,来控制氯化亚砜催化合成时生成的多余的热量;S2:换热后的导热油在催化气相换热器中对合成釜产生的合成气进行加热,防止合成气产生气沫夹带进入催化器中反应;S3:将S2中加热后的合成气通入催化器中进行催化合成氯化亚砜粗品。本发明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提高了氯化亚砜催化合成的收率,对能量循环利用,降低生产成本,生产效率大幅度提高,同时使整个生产流程实现反应效率和物料利用率最优化,增加了企业经济效益,具有较高的社会使用价值和应用前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氯化亚砜合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氯化亚砜合成能量利用提高合成收率的方法。
背景技术
氯化亚砜(SOCl2)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精细化工原料。原国家科委发布的“国家高新技术产品目录”中,将“医药、兽药、农药、中间体及产品”列为高新技术产品。国内生产氯化亚砜的工艺技术有氯磺酸法、联产法、三氧化硫法及二氧化硫气相法4种。二氧化硫气相法生产氯化亚砜主要原料是SO2、Cl2、S2Cl2,其反应方程式为:S2Cl2+Cl2→SCl2
SO2+Cl2+SCl2→SOCl2
生产过程中合成气会气沫夹带进入催化器,会造成催化器反应单耗增加、产品收率降低,这就需要在进入催化器前对合成气进行加热。催化器反应温度由夹套中导热油循环将热量带走,导热油还需要进行冷却导致能量就浪费了,如果将导热油与合成气进行换热,就能大大提高能量的利用率。
于是,发明人有鉴于此,秉持多年该相关行业丰富的设计开发及实际制作的经验,针对现有的结构及缺失予以研究改良,提供一种氯化亚砜合成能量利用提高合成收率的方法,以期达到更具有实用价值的目的。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到合成釜产生的合成气会形成气沫夹带的现象,进入催化器中反应会对催化器的床层进行冲击,影响合成氯化亚砜的收率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氯化亚砜合成能量利用提高合成收率的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氯化亚砜合成能量利用提高合成收率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向催化器的夹套通入-20-0℃的低温导热油,利用低温导热油经过催化器的夹套带走催化器反应生成多余的热量,来控制氯化亚砜催化合成时生成的多余的热量;
S2:换热后的导热油在催化气相换热器中对合成釜产生的合成气进行加热,防止合成气产生气沫夹带进入催化器中反应;其中导热油采用型号为L-QB300的导热油;
S3:将S2中加热后的合成气通入催化器中进行催化合成氯化亚砜粗品;
S4:通过气相色谱检测氯化亚砜粗品的收率。
优选的,所述S1中催化器的温度控制在300-350℃。
优选的,所述S1换热后的导热油温度为200-230℃。
优选的,所述S2中合成气的组分为氯气60%,二氯化硫40%。
优选的,所述S2中换热后的合成气温度为80-100℃。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中,通过吸收催化合成产生的多余的热量,减少能量损失;
2、本发明中,通过消除合成气气沫夹带的现象,提高合成收率;
3、本发明中,使整个生产流程实现反应效率和物料利用率最优化,明显增加了企业经济效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金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安徽金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00102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