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线缆馈送器和牵拉器系统中的无线控制在审
申请号: | 202180056515.1 | 申请日: | 2021-08-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6034523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28 |
发明(设计)人: | 丹尼尔·约翰·马尔本;埃里克·威廉姆斯;萨蒂什库马尔·西瓦珊卡兰;德拉德·达米特里克·伍兹 | 申请(专利权)人: | 格林利工具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G11/02 | 分类号: | H02G11/02 |
代理公司: | 中原信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19 | 代理人: | 韩峰;孙志湧 |
地址: | 美国伊***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线缆 馈送 牵拉 系统 中的 无线 控制 | ||
一种控制模块,用于控制牵拉操作的一个端点处的线缆牵拉或馈送设备,并用于与相对端点处的线缆馈送或牵拉设备进行无线通信。控制模块包括:开关输入,用于接收来自开关的开启信号以用于启动设备的操作;以及装备输出,该装备输出连接到牵拉/馈送设备。无线通信接口将就绪状态或停止状态消息传送到另一设备以协调牵拉操作。控制模块以两种模式中的一种操作:端点模式或中继器模式。在中继器模式下,控制模块可以定位在端点之间,以扩展端点之间的无线通信。
参考引用
本申请作为于2020年8月28日提交的题为“线缆馈送器和牵拉器系统中的无线控制”美国专利申请序列号No.17/005885的部分继续申请而要求优先权,并且其全部内容通过引用结合于此。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线缆安装系统的无线控制。
背景技术
当线缆(诸如电力线缆、同轴线缆、电话线缆等)首次安装在建筑物中时,线缆通常行进穿过预先安装在建筑物墙壁中的导管。用于将线缆延伸穿过导管的过程通常始于由工人通过导管射出或吹出“探头”(泡沫插头的形式),其中,该探头连接到结实且轻便的尼龙绳的一端。探头的吹出是通过将探头放置在导管中并在探头后面施加气压以迫使其穿过导管来实现的。探头的直径略小于导管的直径。因此,施加在探头后面的气压使探头移动穿过导管,并用其牵拉轻便的尼龙绳。
在将探头吹出穿过导管使得探头出现在导管的另一端处之后,将牵拉绳(诸如,较重的合成绳或钢缆)连接到尼龙绳的一端,并将尼龙绳穿过导管牵拉回来,使得牵拉绳被牵拉穿过导管。一旦尼龙绳通过导管被完全牵拉回来并且牵拉绳的一端出现在导管的一端处,就将一组线缆(其中,每个线缆承载在单独的线轴、卷轴等上)连接到尚未进入导管的牵拉绳的一端。然后,随着线缆从其相应的线轴、卷轴等解绕,并且线缆在导管中前进,牵拉绳被完全牵拉穿过导管。一旦线缆出现在导管的一端处,就将线缆与牵拉绳断开,并且线缆在导管中的安装完成。
牵拉绳和所附接的线缆通常由线缆牵拉器牵拉。线缆馈送器通常用于通过对线缆束施加牵引力来减少线缆牵拉器上的负载,以随着线缆进入导管而将线缆从线轴卸载。线缆牵拉器以及在使用时的线缆馈送器形成线缆安装系统。
线缆牵拉器和线缆馈送器可以包括电动旋转构件,以生成使线缆行进穿过导管所需的牵拉力和馈送力。在线缆较大且导管路径较长时的安装情况下或在导管路径具有一个或多个弯道或者导管路径横过阻碍端点之间的视线的结构时的安装情况下,这种线缆安装系统特别有利。在这种安装情况中,可能需要在线缆牵拉器的操作员与线缆馈送器的操作员之间建立通信链路。通信链路允许安装端点处的操作员彼此通知每者何时就绪以开启操作装备,或者是否应当由于问题而停止操作,或者何时操作完成且应当停止。目前的线缆安装系统依赖于标准无线电、移动电话或其他双向、双人通信系统的使用。结果,由于通信问题(诸如噪声、所使用的通信装置之间的信号差等),牵拉器/馈送器装备的操作员之间的协调可能受到阻碍。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情况,在线缆安装系统中设置有控制模块,以用于在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之间进行无线通信。第一设备是第一端点处的线缆牵拉设备或线缆馈送设备,并且第二设备是第二端点处的线缆馈送设备或线缆牵拉设备中的另一个。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仅使用线缆牵拉设备,并且可以使用控制模块来协调两个操作员之间的线缆安装。控制模块被连接以用于第一设备处的操作,并且包括配置成从用户致动开关接收操作员输入信号的开关输入。控制模块上的装备输出被配置成发送开启信号以启动连接到装备输出的设备的操作。无线通信接口传输设备状态信号,该设备状态信号指示该设备的就绪状态或停止状态。控制模块包括处理器,该处理器被配置成执行存储的机器指令,以:
·接收操作员输入信号并经由无线通信接口向第二端点传输指示设备就绪的就绪消息,
·在第二端点处经由无线通信接口接收指示就绪的就绪状态信号,
·通过响应于接收就绪状态信号而经由装备输出向设备发送开启信号,来启动设备的操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格林利工具公司,未经格林利工具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8005651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