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圆锥滚子轴承在审
申请号: | 202180053246.3 | 申请日: | 2021-09-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6113774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12 |
发明(设计)人: | 东穗翔太;中杤直树 | 申请(专利权)人: | NTN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F16C33/46 | 分类号: | F16C33/46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幸商标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16 | 代理人: | 刘卓然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圆锥 滚子 轴承 | ||
在圆锥滚子轴承(1)中,由下述的式(1)给出的无量纲数X定义如下。小直径侧间隙S1表示保持器(5)的小径侧环状部(6)与内圈(2)的小锷部(2b)之间的间隙,大直径侧间隙S2表示大直径侧环状部(7)与内圈(2)的大锷部(2c)之间的间隙,d表示平均滚子直径,l表示滚子长度,α表示外方部件角度,其中,该无量纲数X在0.69X1.12的范围内,式(1)为:[数1]
相关申请
本申请要求2020年9月2日申请的JP特愿2020—147202的优先权,通过参照其整体,将其作为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内容而进行引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可用于离心力作用的部位,例如建筑机械等的行星减速器部,特别是离心力大的第一级行星部等的圆锥滚子轴承。
背景技术
例如,如图12所示的那样,一般的圆锥滚子轴承为保持器5由圆锥滚子4引导的滚子引导形式。但是,对于在行星减速器的行星部等的公转的环境下使用的圆锥滚子轴承,由于在公转中产生的离心力,若为滚动体引导形式,则保持器的动作的稳定性低,柱部的磨损大,最好为轨道圈引导形式的轴承。
对此进行说明,图13A、图14A、图15A、图16A表示使用了滚子引导形式的标准保持器的圆锥滚子轴承的作用,图13B、图14B、图15B、图16B表示使用了作为内圈引导的应对高离心力的保持器的圆锥滚子轴承。如图14A、图14B所示那样,在行星减速器的行星旋转体105使用圆锥滚子轴承的情况下,圆锥滚子轴承如箭头c所示那样进行公转,由此离心力G作用于圆锥滚子轴承的整体。使用了作为外圈引导件的应对高离心力的保持器的圆锥滚子轴承也是同样的。
像这样,当公转所产生的离心力G作用于圆锥滚子轴承的整体时,若作为圆锥滚子轴承的固定侧轨道圈的内圈2处于静止状态而考虑轴承构成部件间的作用,则如图15A、图15B表示轴承的剖面的那样,通过离心力G,产生将保持器5向内径侧拉伸的作用。在该情况下,在图15A所示的滚子引导形式中,内圈锷部,特别是小锷部2b与保持器5之间的间隙d较大,在因离心力G而向内径侧拉伸的情况下,保持器5沿径向较大地移动,如图16A所示那样,保持器5的兜孔内表面与圆锥滚子4之间的间隙δ消失,柱部8的磨损增加。
但是,在图13B、图14B、图15B、图16B所示的内圈引导形式中,内圈锷部(小锷部2b、大锷部2c)与保持器5之间的间隙d1、d2小,即使保持器5因离心力而向内径侧拉伸,保持器5的径向的移动量也小,维持在兜孔内表面与圆锥滚子4之间具有间隙δ的状态,柱部8的兜孔内表面的磨损减少。
作为内圈引导形式的圆锥滚子轴承的文献,有如下技术:在保持器的小径侧和大径侧双方设置锷部,将该锷部作为滑动面,利用内圈进行引导(例如专利文献1)。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中国专利申请CN103410853A说明书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使用了铁板等的金属板的保持器的滚子引导形式的圆锥滚子轴承存在如下课题。
·由于在组装时对保持器柱部的小径侧进行铆接,因此内径尺寸容易出现偏差,有时会成为单侧的锷引导(以下称为单锷引导)。
·在行星部等作用有高离心力的环境下使用的场合,由于保持器的振摆回转以及变形,在设计上非引导侧也在锷部外径与保持器内径暂时接触的状态下旋转,在保持器的自转轴倾斜的状态下运转。
·当在自转轴倾斜的状态下运转时,产生陀螺力矩,轴向力作用于保持器上。通过该轴向力,保持器在轴向上移动,滚子端面与保持架的兜孔内表面中的朝向轴向的面部较强地接触,产生磨损而缺乏耐久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NTN株式会社,未经NTN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8005324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聚合物涂料
- 下一篇:具有改进的冷却性能的电池组和包括该电池组的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