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洗涤织物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80022470.6 | 申请日: | 2021-03-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5298380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04 |
发明(设计)人: | 安珠·迪帕里·梅西·布鲁克;卡洛斯·阿马多尔萨马雷尼奥;劳拉·布埃诺罗莫;菲利普·弗兰克·苏特 | 申请(专利权)人: | 宝洁公司 |
主分类号: | D06F35/00 | 分类号: | D06F35/00;D06F103/04;D06F103/06;D06F105/02;D06F105/10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吴小明;贺卫国 |
地址: | 美国俄***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洗涤 织物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洗涤织物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计算待添加到最终洗涤浴的水的最终量;(b)计算将此最终量的水加热到期望的最终温度所需的能量的量;(c)使一定量的水与织物接触以形成中间洗涤浴,所述量的水小于所述最终量的水,其中在所述中间洗涤浴的形成期间或者在所述中间洗涤浴的形成之前使洗涤剂组合物与所述织物接触;(d)使用所述在步骤(b)中计算的能量来加热所述在步骤(c)期间接触织物的水,使得所述中间洗涤浴的温度高于所述期望的最终温度;(e)将所述织物在所述中间洗涤浴中洗涤至少3分钟;(f)使剩余量的水与所述中间洗涤浴接触以形成所述最终洗涤浴,所述最终洗涤浴具有期望的最终温度;(g)将所述织物在所述最终洗涤浴中洗涤至少5分钟;以及(h)漂洗所述织物。
技术领域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洗涤织物的方法。该方法改善了洗涤过程的效率,并且对于设计用于经济洗涤循环的洗涤过程特别有用。
背景技术
洗涤织物的趋势朝向短循环和冷循环发展,以便减少能量使用并提供改善的织物护理。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洗涤织物的方法,该方法在与使用相同水和能量资源的现有循环相比时改善清洁性能。本发明尤其可用于改善经济洗涤循环中的性能,即,诸如洗涤温度为30℃或更低(在此情况下,熔点高于30℃的固体脂肪污垢以及其它温度敏感污垢的清洁性能受阻)的那些。
在本发明中,主洗涤内的中间洗涤步骤使织物经受初始减少量的水,使得分配在标准循环中的相同量的化学物质和热能可以浓缩在该临时洗涤步骤中,从而产生更高浓度的化学物质和更高的温度,例如高于固体脂肪污垢的熔点的洗涤温度。
大多数洗衣机具有外桶,该外桶包含水以及其中洗涤织物的内旋转滚筒。为了允许旋转滚筒悬浮运动,通常在内旋转滚筒和外桶之间存在空间。通常,洗衣机采用冷水,并且在内旋转滚筒下方存在置于外桶中的水加热器,使得加热元件和织物之间没有直接接触,并且通常最初的2至5kg填充水将覆盖加热元件,使得加热可以尽快开始。外桶以及内旋转滚筒的底部之间的空间被称为贮槽,并且该空间中的水的质量被称为贮槽水质量。其它洗衣机采用冷和热水进口,并且可以经由混用两个水进口来控制温度。标准洗衣机循环通常遵循以下步骤:
(i)水开始填充洗衣机,最初填充贮槽水容量,并且然后浸泡织物;
(ii)借助填充水从抽屉分配出洗涤剂,或者从内滚筒内的投配装置或可溶性单位剂量分配出洗涤剂;
(iii)滚筒旋转以确保织物将所添加的水吸收;
(iv)水保持填充,直到织物被水浸透,并且在水贮槽的顶部上存在一些额外的游离水并且在织物上存在吸收的水(此额外的游离水通常经由压力传感器来测量);
(v)填充过程可以在多个阶段(水停止、滚筒旋转以用于将水吸收、水再次填充等)中进行,直到测量到所要求的游离水为止。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洗涤织物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计算待添加到最终洗涤浴的水的最终量;
(b)计算将此最终量的水加热到期望的最终温度所需的能量的量;
(c)使一定量的水与织物接触以形成中间洗涤浴,所述量的水小于所述最终量的水,其中在所述中间洗涤浴的形成期间或者在所述中间洗涤浴的形成之前使洗涤剂组合物与所述织物接触;
(d)使用所述在步骤(b)中计算的能量来加热所述在步骤(c)期间接触织物的水,使得所述中间洗涤浴的温度高于所述期望的最终温度;
(e)将所述织物在所述中间洗涤浴中洗涤至少3分钟;
(f)使剩余量的水与所述中间洗涤浴接触以形成所述最终洗涤浴,所述最终洗涤浴具有期望的最终温度;
(g)将所述织物在所述最终洗涤浴中洗涤至少5分钟;以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宝洁公司,未经宝洁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8002247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