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片状发热体及发热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80017399.2 | 申请日: | 2021-02-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5176518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11 |
发明(设计)人: | 伊藤雅春;森冈孝至 | 申请(专利权)人: | 琳得科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5B3/20 | 分类号: | H05B3/20;H05B3/03;H05B3/12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11105 | 代理人: | 杨薇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片状 发热 装置 | ||
本发明提供具有多个金属线(22)隔开间隔排列而成的仿片状结构体(20)的片状发热体(10),其中,金属线(22)具有芯线和金属被膜,所述芯线由第一金属形成,所述金属被膜设置在所述芯线的外侧且由与所述第一金属不同的第二金属形成,所述第一金属的体积电阻率为1.0×10‑5[Ω·cm]以上且5.0×10‑4[Ω·cm]以下,所述第二金属的标准电极电位为+0.34V以上。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片状发热体及发热装置。
背景技术
已知具有多个金属线隔开间隔排列而成的仿片状结构体的片状发热体。该片状发热体可以用于例如产生发热的纺织品的材料、各种使物品发热的构件、以及发热装置的发热体。
作为用于发热体的用途的片,例如,专利文献1中记载了一种具有仿片状结构体的片,所述仿片状结构体是体积电阻率R为1.0×10-7Ωcm~1.0×10-1Ωcm且沿一个方向延伸的多个线状体相互平行并隔开间隔地排列而成的。对于该片而言,线状体的直径D与相邻的线状体彼此的间隔L的关系满足式:L/D≥3,且线状体的直径D、相邻的线状体彼此的间隔L及线状体的体积电阻率R的关系满足式:(D2/R)×(1/L)≥0.003(式中的D及L的单位为cm)。
另外,专利文献2中记载了具有沿一个方向延伸的多个金属线隔开间隔排列而成的仿片状结构体的三维成型用发热片。该三维成型用发热片具有金属线的直径为7μm~75μm的仿片状结构体、和设置在仿片状结构体的一个表面上的树脂保护层,在具有树脂保护层一侧的仿片状结构体的表面上设置的层的总厚度为金属线的直径的1.5倍~80倍。
另外,还提出了发热片可用于各种用途。例如,专利文献3中记载了一种冰雪附着防止片,其具备基材、和设置在该基材上且具有多个导电性线状体的加热元件。在该冰雪附着防止片中,粘贴于结构物时露出的露出面的水接触角为90°以上。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国际公开第2017/086395号
专利文献2:国际公开第2018/097321号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18-039226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如专利文献3所记载的那样,在将发热片用于防止冰雪附着于结构物的片这样的用途的情况下,要求增大输出电压。在该情况下,发热片的电阻低时,有时会导致发热片所产生的电力变得过大而引发过加热。
另外,将专利文献1、2中记载的发热片安装于电极而使其发热时,线状体或金属线与电极之间的连接部的电阻容易升高。线状体或金属线与电极之间的连接部的电阻升高时,有时会导致与线状体或金属线连接的电极部位异常发热。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在安装于电极并使其发热时,即使在用于输出大的用途的情况下也能够防止过加热、并且能够减小金属线与电极之间的连接部的电阻的片状发热体、以及具有该片状发热体的发热装置。
解决课题的方法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式,可以提供一种片状发热体,其具有多个金属线隔开间隔排列而成的仿片状结构体,其中,所述金属线具有芯线和金属被膜,所述芯线由第一金属形成,所述金属被膜设置在所述芯线的外侧且由与所述第一金属不同的第二金属形成,所述第一金属的体积电阻为1.0×10-5[Ω·cm]以上且5.0×10-4[Ω·cm]以下,所述第二金属的标准电极电位为+0.34V以上。
在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的片状发热体中,优选所述金属线的间隔为0.3mm以上且30mm以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琳得科株式会社,未经琳得科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8001739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光学玻璃和光学元件
- 下一篇:光学层叠体的制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