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二次电池在审
申请号: | 202180009339.6 | 申请日: | 2021-01-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4946053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26 |
发明(设计)人: | 中井湧基;贝塚笃史;铃木达彦;森川敬元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洋电机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1M4/64 | 分类号: | H01M4/64;H01M4/02;H01M10/0587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张毅群 |
地址: | 日本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二次 电池 | ||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能够抑制与充放电相伴的极板的局部变形、而不引起容量的降低、生产稳定性的降低之类的不良情况的二次电池。作为实施方式的一例的二次电池中,正极芯体及负极芯体中的至少一者的宽度方向中央部的拉伸伸长率比宽度方向两端部的拉伸伸长率高。作为实施方式的另一例的二次电池中,正极芯体及负极芯体中的至少一者的宽度方向中央部的每单位面积的晶粒数比宽度方向两端部的每单位面积的晶粒数少。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二次电池。
背景技术
锂离子电池等二次电池具备正极与负极隔着间隔件层叠而成的电极体。通常,各极板包含由金属箔构成的芯体、和在芯体的表面形成的活性物质层。活性物质层通过充放电而发生膨胀收缩,特别是能量密度高的电池的膨胀收缩的程度大。因此,会有在充放电时大的载荷作用于芯体的一部分,发生极板的局部变形的情况。
以往,提出了用于缓和与充放电相伴的活性物质层的膨胀收缩的影响的技术。例如,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使用伸长率为13%以上的芯体的二次电池用电极。专利文献1中记载了可抑制活性物质层的膨胀收缩所引起的活性物质颗粒的微粉化、从活性物质层的芯体的脱落之类的效果。另外,专利文献2中公开了一种二次电池用负极的制造方法,其包含将作为负极芯体的铜箔加热至重结晶温度以上从而使其软化的工序。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5-135856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6-100117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然而,作为用于抑制极板的局部变形的方法,如专利文献1、2所公开那样地提高芯体的伸长率为有效的方法,但若芯体的伸长率变得过高,则在极板因充放电而膨胀的情况下有极板与外装罐、封口板接触的担心。因此,需要限制极板的大小,会引起容量的降低。另外,在极板的制造时规定的张力会作用于芯体,但在芯体的伸长率高的情况下,会有芯体因制造时的张力而伸长,生产稳定性受损的情况。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能够抑制与充放电相伴的极板的局部变形、而不引起容量的降低、生产稳定性的降低之类的不良情况的二次电池。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作为本申请的一个方式的二次电池的特征在于,具备电极体,所述电极体包含正极、负极和间隔件且是所述正极与所述负极隔着所述间隔件层叠而成的,所述正极包含:具有长度方向及宽度方向的正极芯体、和在所述正极芯体的表面形成的正极活性物质层,所述负极包含;具有长度方向及宽度方向的负极芯体、和在所述负极芯体的表面形成的负极活性物质层,所述正极芯体及所述负极芯体中的至少一者的宽度方向中央部的拉伸伸长率比宽度方向两端部的拉伸伸长率高。
作为本申请的另一方式的二次电池的特征在于,具备电极体,所述电极体包含正极、负极和间隔件且是所述正极与所述负极隔着所述间隔件层叠而成的,所述正极包含:具有长度方向及宽度方向的正极芯体、和在所述正极芯体的表面形成的正极活性物质层,所述负极包含:具有长度方向及宽度方向的负极芯体、和在所述负极芯体的表面形成的负极活性物质层,所述正极芯体及所述负极芯体中的至少一者的宽度方向中央部的每单位面积的晶粒数比宽度方向两端部的每单位面积的晶粒数少。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申请涉及的二次电池,能够抑制与充放电相伴的极板的局部变形、而不引起容量的降低、生产稳定性的降低之类的不良情况。若极板局部变形,则例如电池反应的均匀性受损从而循环特性降低,但根据本申请涉及的二次电池,能够抑制由极板的局部变形引起的循环特性的降低。
附图说明
图1为作为实施方式的一例的圆筒形电池的截面图。
图2为作为实施方式的一例的正极及负极的立体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洋电机株式会社,未经三洋电机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8000933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复合材料
- 下一篇:超吸收性聚合物膜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