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门道和入口的杀菌分隔在审
申请号: | 202180007605.1 | 申请日: | 2021-04-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4929293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19 |
发明(设计)人: | A·布莱特;M·费勒;T·佩拉斯;G·高斯;G·霍尔盖特;A·贝内特 | 申请(专利权)人: | A·布莱特;M·费勒;T·佩拉斯;G·高斯;G·霍尔盖特;A·贝内特 |
主分类号: | A61L9/22 | 分类号: | A61L9/22;A61L2/14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73 | 代理人: | 王华 |
地址: | 美国北卡***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门道 入口 杀菌 分隔 | ||
用于产生杀菌分隔的系统和方法。一种杀菌分隔系统,包含:至少一个负离子产生器,其包含至少一个负高电压源、电连接到所述至少一个负高电压源的至少一个高电压导体,以及电连接到所述至少一个高电压导体的至少一个阳极;以及至少一个风机,其被配置成抽吸空气进入所述系统,引导所述空气通过所述至少一个负离子产生器,以及通过至少一个歧管输出所述空气,其中通过所述至少一个歧管输出的所述空气被配置成产生第一气团与第二气团之间的屏障,使得输出的空气减少所述第一气团与所述第二气团之间的污染物转移或活体传染病浓度中的至少一项。
本申请要求2020年4月3日提交的第63/005,124号美国临时申请、2020年10月28日提交的第63/106,861号美国临时申请以及2020年11月3日提交的第63/109,192号美国临时申请的权益和优先权,以上申请中的每一个的全部公开内容特此以引用的方式并入本文中,如同其全文在本文中阐述。
技术领域
本文描述的实施例涉及用于杀菌分隔系统的方法和系统,并且更确切地但非排他性地涉及用于减少污染物或活体传染病(viable contagions)在具有负电离空气的两个气团之间的转移的方法和系统。
背景技术
空浮的气溶胶化颗粒是人与人的疾病传播的常见媒介。举例来说,已经证明,称为病毒体的活性COVID-19病毒颗粒可以保持悬浮在空气中达几十分钟到数小时;这些气溶胶是被感染的人在正常呼吸、说话、唱歌、咳嗽等等期间排出的。更一般化地,例如微生物、细菌和病毒(统称为“微生物”)等病原体是经由空浮传播来扩散的。例如走廊、旅馆、办公楼和电梯等共享或公共室内空间取决于通风而可能使来自许多个人的聚集气溶胶停留几十分钟到数小时。这些气溶胶可能跨越共享室内空间、通过共享通风系统以及从充当移动微生物媒介的人转移。
期望减少病原体和承载病原体的空气在由例如门道等入口分离的邻接区域之间的转移。减少空气转移的一个已知方法是创建跨越所述入口的压力梯度,从而确保气流是单向的。特别是针对改造现有建筑物来说,此方法可能是不可行的。
也可以使用空气帘幕来减少空气转移。空气帘幕是风机动力型装置,其在门道上方产生不可见的屏障以高效地分离两个不同环境,而不会限制人或车辆的通行。空气帘幕可以划分环境以将两个房间保持在不同温度,防止穿堂风,防止害虫和昆虫进入建筑物,且产生屏障以防止灰尘、污染物和臭味的循环。
由于其尺寸、功率消耗、工作噪声、高空气流速和人为因素,空气帘幕通常不在消费型或住宅环境中使用,且并不会对空气中或者经过或接近空气帘幕屏障的人和对象上的微生物进行消毒或中和。空气帘幕不一定会防止细菌或病毒经过屏障。因此需要用以改进分隔系统的方法和系统。
发明内容
提供本发明内容是为了以简化形式介绍下文在具体实施方式章节中进一步描述的一系列概念。本发明内容不旨在识别或排除要求保护的主题的关键特征或基本特征,也不旨在用作确定要求保护的主题的范围的辅助手段。
根据一个方面,实施例涉及一种杀菌分隔系统。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杀菌分隔系统包含:至少一个负离子产生器,其包含至少一个负高电压源、电连接到所述至少一个负高电压源的至少一个高电压导体、以及电连接到所述至少一个高电压导体的至少一个阳极;以及至少一个风机,其被配置成抽吸空气进入所述系统,引导所述空气经过或通过至少一个阳极,以及通过至少一个歧管输出所述空气,其中通过所述至少一个歧管输出的所述空气被配置成产生第一气团与第二气团之间的屏障,使得所述输出的空气减少所述第一气团与所述第二气团之间的污染物转移或活体传染病浓度中的至少一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A·布莱特;M·费勒;T·佩拉斯;G·高斯;G·霍尔盖特;A·贝内特,未经A·布莱特;M·费勒;T·佩拉斯;G·高斯;G·霍尔盖特;A·贝内特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8000760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