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内窥镜前端框及内窥镜在审
申请号: | 202180007441.2 | 申请日: | 2021-01-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4901118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12 |
发明(设计)人: | 大塚正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奥林巴斯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A61B1/00 | 分类号: | A61B1/00;G02B23/24;A61B1/018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朱丽娟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内窥镜 前端 | ||
目的在于提供双色树脂边界部的接合强度及外观品质优异的内窥镜前端框及内窥镜。本发明的内窥镜前端框(10)具备:具有贯通孔(23)且由有色树脂成型的一次成型品即保持部(20);和具有与贯通孔(23)为同心圆的贯通孔(33)且利用透明树脂以与保持部(20)重叠的方式成型的二次成型品即前端部(30),贯通孔(23)的直径比贯通孔(33)的直径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内窥镜前端框及内窥镜。
背景技术
近年来,以降低组装成本和提高审美性为目的,双色成型品多用于电气产品。然而,在一次成型体与通过对一次成型体注射二次成型材料而成型的二次成型体之间,存在伴随注射的时间差的温度差,因此有时由二次成型材料的注射引起的一次成型体的表面的熔化接合不充分。
针对这样的问题,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提出了如下方法:通过将一次成型材料的熔化树脂温度设定得较高,从而使一次成型体的表面的表层极薄化来提高一次形成带与二次成型体之间的熔化接合的接合强度。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5-1391902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然而,专利文献1的方法中,成型树脂材料限定于结晶性树脂材料,无法应用于非晶性树脂。另外,成型时的脱模应力、产品使用时施加的应力较高地作用于双色树脂边界部的端部,因此从双色树脂边界部的端部的接合强度的稳定性和可靠性的观点出发,上述方法也是不够的。特别是,在一次成型体和二次成型体上具有同心圆的贯通孔的内窥镜前端框中,在作为分型线的贯通孔内部的双色树脂边界部的端部施加有大的剪切应力,因此需要高的接合强度。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情况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色树脂边界部的接合强度及外观品质优异的内窥镜前端框及内窥镜。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实现目的,本发明的内窥镜前端框具备:保持部,其是由有色树脂成型的一次成型品,具有第一贯通孔;以及前端部,其是利用透明树脂以与所述保持部重叠的方式成型的二次成型品,具有与所述第一贯通孔为同心圆的第二贯通孔,所述第一贯通孔的直径比所述第二贯通孔的直径大。
另外,本发明的内窥镜前端框在上述发明的基础上,所述前端部具有覆盖所述一次成型品的外周的至少一部分的覆盖部。
另外,本发明的内窥镜前端框在上述发明的基础上,所述第一贯通孔和所述第二贯通孔为通道管组装孔。
另外,本发明的内窥镜前端框在上述发明的基础上,所述第一贯通孔与所述第二贯通孔之间的台阶部是通道管抵接面。
另外,本发明所涉及的内窥镜具备上述所记载的内窥镜前端框。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即使在对内窥镜前端框的贯通孔内部的双色树脂边界部施加大的剪切应力、拉伸应力时,也能够防止树脂边界部的界面剥离。
附图说明
图1是示意性地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内窥镜系统的整体结构的图。
图2的(a)是图1的内窥镜系统中使用的内窥镜前端框的主视图,(b)是(a)的AA’线处的剖视图,(c)是后视图。
图3是将通道管组装于图2的内窥镜前端框时的剖视图。
图4是示出成型图2的内窥镜前端框的双色成型模具的结构的剖视图,是示出向一次成型腔填充一次成型树脂之前的合模状态的图。
图5是示出在图4的双色成型模具的一次成型腔中填充了一次成型树脂时的状态的剖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奥林巴斯株式会社,未经奥林巴斯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8000744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