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中空针在审
申请号: | 202180007179.1 | 申请日: | 2021-01-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4828917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29 |
发明(设计)人: | 樋村敦司;八木健;奈良一孝;末松克辉;荒井恒宪 | 申请(专利权)人: | 古河电气工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A61M5/158 | 分类号: | A61M5/158;A61M25/00;A61B17/34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金杜律师事务所 11256 | 代理人: | 李文屿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中空 | ||
中空针具有由导电材料形成的针主体和由电绝缘材料形成的环状的绝缘被膜,前述针主体呈圆筒状,具有针身部、与前述针身部连接的前端部、和用于排出或吸取液体的开口,在针主体的内部形成有连通前述针身部与前述开口的空腔;前述绝缘被膜以使前述前端部的至少一部分及前述开口露出的方式覆盖前述针身部的外周面的至少一部分。
技术领域
本申请公开内容涉及中空针。
背景技术
专利文献1中记载了穿刺于生物体内的电极针,其具备:柱形状或管形状的芯部、形成于前述芯部的电极、前述电极被绝缘材料覆盖的绝缘部、使前述电极或形成于前述电极上的感知层露出的电极窗部。专利文献1中,通过将长5mm左右的电极针穿刺于皮下组织内,能够测定葡萄糖的信息。
如上所述,为了获得生物体内部的信息,使用专用的器具、装置。这样的专用的器具、装置仅获得生物体内部的信息。因此,在进行了获得生物体内部的信息的处置之后,需要另外使用除了专用的器具、装置以外的器具进行向生物体内部注入药液、从生物体内部抽取血液等体液等处置。具有这样的针对生物体的处置的次数越多,对生物体的损伤增加的趋势。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7-108763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另一方面,用于生物体的穿刺的针具有用于向该生物体注入药液或者采集血液的开口。将这样的注射针穿刺于生物体时,期望能够从生物体外识别注射针的开口的位置或前端的位置。
本申请公开内容的目的在于提供可进行向生物体内部注入药液、从生物体内部抽取体液等处置、且可从生物体外识别在生物体内的开口的位置或前端的位置的中空针。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1]中空针,其特征在于,其具有由导电材料形成的针主体和由电绝缘材料形成的环状的绝缘被膜,前述针主体呈圆筒状,具有针身部、与前述针身部连接的前端部、和用于排出或吸取液体的开口,在前述针主体的内部形成有连通前述针身部与前述开口的空腔;前述绝缘被膜以使前述前端部的至少一部分及前述开口露出的方式覆盖前述针身部的外周面的至少一部分。
[2]如上述[1]所述的中空针,其中,前述前端部的至少一部分的外周面具有导电性,并与前述针身部电连接。
[3]如上述[1]或[2]所述的中空针,其中,前述绝缘被膜的前述前端部侧的端位置处的、自前述针身部的外周面起至前述绝缘被膜的表面为止的层差高度h1的最大值为200μm以下。
[4]如上述[1]~[3]中任一项所述的中空针,其中,在前述绝缘被膜的前述前端部侧的端部具有前述绝缘被膜的膜厚朝着前述前端部逐渐变薄的渐薄部。
[5]如上述[1]~[4]中任一项所述的中空针,其中,前述针主体在前述针身部的外周面的至少一部分具备减小了厚度的凹部,前述绝缘被膜被收纳于前述针身部的前述凹部。
[6]如上述[1]~[5]中任一项所述的中空针,其中,被前述绝缘被膜覆盖着的前述针身部的被覆表面的表面粗糙度Ra大于0μm且为1μm以下。
[7]如上述[1]~[6]中任一项所述的中空针,其中,未被前述绝缘被膜覆盖的前述针身部的未被覆表面的表面粗糙度Ra小于被前述绝缘被膜覆盖着的前述针身部的被覆表面的表面粗糙度Ra。
[8]如上述[1]~[7]中任一项所述的中空针,其中,前述针身部朝前述前端部倾斜或弯曲,前述开口形成于前述前端部。
[9]如上述[1]~[8]中任一项所述的中空针,其中,前述绝缘被膜由具有电绝缘性的树脂构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古河电气工业株式会社,未经古河电气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8000717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美容处置装置
- 下一篇:利用多个正例的监督对比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