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适用于地铁燕房线门禁设备功能检测的测试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2123352333.5 | 申请日: | 2021-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216351947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19 |
发明(设计)人: | 刘晓宇;张小杰;张旋;杨峰;凌刚;冯禹;张超;王博楠;段昊男;张瀚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5B23/02 | 分类号: | G05B23/02;G07C9/22;G07C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70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适用于 地铁 燕房线 门禁 设备 功能 检测 测试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适用于地铁燕房线门禁设备功能检测的测试设备,包括用于收集门禁模拟组件的承载机箱,以及设置在承载机箱上的电缆连接头,电缆连接头与门禁模拟组件通过测试电缆连接,承载机箱内设有处理器,门禁模拟组件的输入信号和响应信号均通过测试电缆传输到处理器内,处理器用于测试门禁模拟组件的输入信号和响应信号之间的统一性,本实用新型可以在维修间对门禁系统设备进行测试,不限次数,不限时间,完全根据使用人的需求,随用随测,不需要将维修后的门禁设备运送到现场,安装到正在运行的系统上测试,操作安全简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分离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适用于地铁燕房线门禁设备功能检测的测试设备。
背景技术
地铁燕房线车站及车辆段的重要机房、综控室等房间设有门禁,用于限制无关人员进入,地铁燕房线门禁系统由系统工控机、服务器、就地控制箱及现场设备等构成。门禁系统的控制主要由就地控制箱内的门禁控制板实施。门禁现场设备如读卡器、电磁锁、开门按钮的线缆均接入与门禁控制板。当刷卡后,读卡器将刷卡信息传入门禁控制板,由门禁控制板判断刷卡人的权限,如权限满足,控制板控制电磁锁释放开门,人员可进入;否则门禁控制板保持电磁锁锁闭并记录无效刷卡。系统工控机通过通讯电缆与各个门禁点位的门禁控制板连接,工控机配合服务器实时监测各门禁点位的运行状态及故障告警,并管理门禁系统权限。
由于门禁控制板及读卡器、电磁锁、开门按钮等现场设备数量较多,在维修后需要经过严格检测,确保功能完全正常后,才可安装使用,否则将导致系统故障,但是目前市场上没有适用于地铁门禁系统设备维修检测的测试工装,门禁设备维修后只能在现场使用的设备上进行功能检测,存在安全风险。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适用于地铁燕房线门禁设备功能检测的测试设备,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门禁设备维修后只能在现场使用的设备上进行功能检测,存在安全风险的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具体提供下述技术方案:
一种适用于地铁燕房线门禁设备功能检测的测试设备,包括用于收集门禁模拟组件的承载机箱,以及设置在承载机箱上的电缆连接头,所述电缆连接头与所述门禁模拟组件通过测试电缆连接,所述承载机箱内设有处理器,所述门禁模拟组件的输入信号和响应信号均通过所述测试电缆传输到所述处理器内,所述处理器用于测试所述门禁模拟组件的输入信号和响应信号之间的统一性。
作为实用新型的优先方案,所述门禁模拟组件包括门禁控制板、读卡器、电磁锁和开门按钮,所述读卡器、电磁锁和开门按钮均与所述门禁控制板通过数据线缆连接,所述读卡器用于读取门禁卡的身份信息且将所述身份信息发送到所述门禁控制板,所述门禁控制板基于身份信息对应的权限调整所述电磁锁的开关,且所述门禁控制板基于所述开门按钮的电平信号调控所述电磁锁的开关。
作为实用新型的优先方案,所述门禁控制板与所述处理器通过测试电缆连接,所述处理器用于读取所述门禁控制板接收到的输入信号以及所述门禁控制板输出的响应信号。
作为实用新型的优先方案,所述处理器内设有数据存储模块以及数据比对模块,所述数据存储模块用于存储匹配所述读卡器、电磁锁和开门按钮对应的第一权限信息,以及与所述第一权限信息相匹配的第二行为信息;
所述数据比对模块将所述门禁控制板接收到的输入信号和所述门禁控制板输出的响应信号,与所述数据存储模块的第一权限信息以及第一权限信息相匹配的第二行为信息进行对比,所述处理器基于所述数据比对模块测试所述门禁模拟组件的输入信号和响应信号之间的统一性。
作为实用新型的优先方案,所述处理器还包括评定模块,所述评定模块接收所述门禁控制板接收到的输入信号与所述第一权限信息的第一比对结果,以及所述门禁控制板板输出的响应信号与所述第二行为信息的第二比对结果,且所述评定模块将所述第一比对结果和所述第二比对结果的合并结果作为所述门禁模拟组件的测试结果。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较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335233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Mesh的自组网通信装置
- 下一篇:一种可快速更换硬盘的计算机用机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