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新型人体工学学生午休折叠床有效
| 申请号: | 202123349747.2 | 申请日: | 2021-12-28 |
| 公开(公告)号: | CN216494432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13 |
| 发明(设计)人: | 马旭聪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旭晖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47C17/52 | 分类号: | A47C17/52;A47C19/02;A47C19/12 |
| 代理公司: | 北京申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14 | 代理人: | 艾晶 |
| 地址: | 528000 广东省佛***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新型 人体 工学 学生 午休 折叠床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人体工学学生午休折叠床,包括具有一侧面开口的柜体,柜体侧面开口处竖向转动设置有折叠床板,折叠床板的底部两侧均竖向固定设置有转动支点和连接支点,折叠床板两侧的转动支点分别与两侧的柜体转动连接,折叠床板两侧的连接支点处均连接一可伸缩的牵引装置,牵引装置的另一端设置在折叠床板里侧的柜体上,且牵引装置的另一端高于转动支点的高度。通过本实用新型,实现折叠床的自动放下和收起,不需要学生手扶,整个收放过程更便捷、省力,且整个装置受力好,折叠床收放缓慢稳定,使用更安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折叠床领域,特别是一种新型人体工学学生午休折叠床。
背景技术
由于中小学生正处于生长发育的时期,手部力量较弱,且身高差别较大,因此如何设计一种易打开、高度合适、且占地小的折叠床成为该领域的设计重点。目前为了节省空间,对于折叠床多采用隐藏式,主要的隐藏式折叠床形式为抽拉式,抽拉把手高度较矮,可以适用所有中小学生,但抽拉式一般需要手持抽拉把手,先抬起再抽出,这对于手部力量较弱的学生来说,使用难度较大,需要依靠老师或其他同学的帮助。同样的,目前也存在一些收放式的隐藏折叠床,但也同样过于简单,力量较小的同学无法单独放下和收起床板,使用困难的同时也不能很好的锻炼中小学生自己动手的能力。而且现有的收放式折叠床,即使是几个同学一起收放的时候,因床板具有一定的重量,对中小学生来说也比较危险,并且这样的折叠床在收起后存放是,还很容易出现自动展开落下的风险,具有很高的不安全隐患。因此,需要设计一款收放式的折叠床,最大程度保证中小学生使用安全的同时,降低折叠床的占地空间,提高使用体验,增强中小学生独立动手的能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即在提供一种新型人体工学学生午休折叠床,通过三角固定和利用牵引装置自动缓慢展开,全程不需要学生手扶,可由学生独立操作。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手段如下所述:
一种新型人体工学学生午休折叠床,包括具有一侧面开口的柜体,柜体侧面开口处竖向转动设置有折叠床板,折叠床板的底部两侧均竖向固定设置有转动支点和连接支点,折叠床板两侧的转动支点分别与两侧的柜体转动连接,折叠床板两侧的连接支点处均连接一可伸缩的牵引装置,牵引装置的另一端设置在折叠床板里侧的柜体上,且牵引装置的另一端高于转动支点的高度。
作为优选,柜体包括对向设置的两侧面板,以及连接两侧面板的一竖向板和一顶板,折叠床板可转动的设置于两侧面板之间;以及牵引装置的远离连接支点的一端设置在折叠床板里侧的侧面板上。
作为优选,折叠床板的底部两侧均固定设置有连接铁片,连接铁片包括相互垂直的第一平面和第二平面,第一平面固定设置在折叠床板上,第二平面平行于柜体的侧面板设置,且第二平面上竖向设置有转动支点和连接支点;以及侧面板上还固定设置有加固铁片,加固铁片的靠近折叠床板一端与转动支点转动连接,以及牵引装置远离连接支点的一端设置在加固铁片远离折叠床板的一端上。
作为优选,转动支点为一垂直于第二平面的圆柱状凸起,以及在加固铁片的靠近转动支点的一端设置有第一空心柱,且第一空心柱可转动的套设于转动支点的外部;以及加固铁片的另一端设置一圆柱状长螺母。
作为优选,连接支点为一垂直于第二平面的圆柱状凸起,以及在牵引装置的靠近连接支点的一端设置第一空心环,第一空心环套设于连接支点的外围;在牵引装置的远离连接支点的一端设置第二空心环,第二空心环套设于长螺母的外围。
作为优选,连接铁片的外部设置有第一塑料护盖,加固铁片和牵引装置的外部设置有第二塑料护盖。
作为优选,折叠床板包括第一折叠板和第二折叠板,第二折叠板和第一折叠板通过合页转动连接;以及第一折叠板和第二折叠板的底部至少固定设置一个脚架,脚架呈镂空的长方体状,且脚架的底部还设置有塑料脚垫。
作为优选,第二折叠板的长度短于第一折叠板,以及转动支点和连接支点固定设置于第一折叠板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旭晖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东旭晖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334974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叶片
- 下一篇:一种城市轨道交通模拟实训平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