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抛光轮可调节内圈有效
| 申请号: | 202123344137.3 | 申请日: | 2021-12-28 |
| 公开(公告)号: | CN216608662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27 |
| 发明(设计)人: | 邵逸强;毕金金;吴建;李青;马煜泽;任琪;王梦情;汤浩俐 | 申请(专利权)人: | 讴穆睿流体控制设备(上海)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4D13/20 | 分类号: | B24D13/20;B24D13/02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01900 上海市宝***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抛光轮 调节 内圈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抛光轮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抛光轮可调节内圈,包括限位盘、定位圈和支撑盘,所述限位盘内侧设有支撑管,所述支撑管远离所述支撑盘的一端连接所述定位圈,所述支撑盘位于所述定位圈的内侧,所述支撑盘内侧开设有圆形槽,所述支撑管位于所述圆形槽内部,此装置设置了可横向移动的支撑盘,不仅便于对外侧的打磨片进行更换,而且更换后旋转螺栓,通过螺栓推动支撑盘可以对内侧的打磨片进行挤压调节,提高了此装置的适用性与多功能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抛光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抛光轮可调节内圈。
背景技术
打磨片是借助于高压静电场力,将微细的磨粒植于高强度聚酯薄膜上,使砂粒全部尖刀朝外,切削锋利,能提供更高的磨削效率与光亮细致的磨光效果,然后经过背绒、裁剪加工而成,现有的打磨片都是单层结构,打磨片是打磨的接触面,打磨过程中的磨砂损耗比较大需要定期对其进行更换调节打磨片,不仅费时费力需要把打磨片拆除重新安装,而且安装不同厚度的打磨片不易调节固定。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对于存在的上述问题,现提供一种抛光轮可调节内圈。
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设计一种抛光轮可调节内圈,包括限位盘、定位圈和支撑盘,所述限位盘内侧设有支撑管,所述支撑管远离所述支撑盘的一端连接所述定位圈,所述支撑盘位于所述定位圈的内侧,所述支撑盘内侧开设有圆形槽,所述支撑管位于所述圆形槽内部。
优选的,所述支撑管位于所述支撑盘的一端开设有定位槽,所述定位圈的外部设有螺栓,所述螺栓贯穿所述支撑盘位于所述定位槽内部。
优选的,所述限位盘与所述支撑盘之间形成安装槽,所述安装槽的内部设有打磨片。
优选的,所述限位盘的内侧设有磨砂层。
优选的,所述定位圈的内侧开设有驱动槽,所述驱动槽与所述支撑管连通。
优选的,所述打磨片呈等间距分布形式。
优选的,所述定位圈活动连接所述支撑盘。
优选的,所述支撑管外部开设有螺孔,所述螺孔呈对称分布形式。
优选的,所述支撑管通过焊接的方式连接所述限位盘。
优选的,所述定位圈外部开设有孔洞,所述孔洞与所述螺孔连通。
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或有益效果:通过限位盘内侧设有支撑管,支撑管远离支撑盘的一端连接定位圈,支撑盘位于定位圈的内侧,支撑盘内侧开设有圆形槽,支撑管位于圆形槽内部,此装置设置了可横向移动的支撑盘,不仅便于对外侧的打磨片进行更换,而且更换后旋转螺栓,通过螺栓推动支撑盘可以对内侧的打磨片进行挤压调节,提高了此装置的适用性与多功能性。
附图说明
参考所附附图,以更加充分的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然而,所附附图仅用于说明和阐述,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范围的限制。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抛光轮可调节内圈整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抛光轮可调节内圈分离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抛光轮可调节内圈的结构侧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抛光轮可调节内圈内部的结构侧视图。
上述附图标记表示:限位盘1、支撑管2、定位圈3、支撑盘4、螺栓5、磨砂层6、定位槽7、螺孔8、驱动槽9、打磨片10。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讴穆睿流体控制设备(上海)有限公司,未经讴穆睿流体控制设备(上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334413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钢坯进炉防弯剔除装置
- 下一篇:一种新型舞台灯光散热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