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握持式自控投影球有效
申请号: | 202123327635.7 | 申请日: | 2021-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217060742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26 |
发明(设计)人: | 卢琳琳;侯雪娇;韩影 | 申请(专利权)人: | 绥化学院 |
主分类号: | G03B21/14 | 分类号: | G03B21/14;G03B21/20;G09B23/22;A63H33/22 |
代理公司: | 深圳汇策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487 | 代理人: | 迟芳 |
地址: | 152061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握持式 自控 投影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握持式自控投影球。在了解投影原理时,儿童难以对投影仪内部构件以及投影原理直接触碰研究,缺少儿童能够自行操控的幻灯投影用具。本实用新型中上支撑片的底面与下支撑片的顶面可拆卸连接,固定轴体竖直设置在上半球壳体内,上半球壳体加工有弧形缝隙,转动托盘穿设在弧形缝隙处,转动托盘通过固定轴体与上支撑片的顶面相连,转动托盘顶面上有圆形投影片,下筒体下端穿过下支撑片贴靠在下半球壳体的内壁上,下筒体内设有光源,下筒体上端朝向转动托盘设置,上筒体上端与通孔相连通,上筒体内固定安装有镜头,镜头朝向通孔设置,上筒体下端朝向圆形投影片设置,圆形投影片处于弧形缝隙外的区域为二次涂改区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具体涉及一种握持式自控投影球。
背景技术
投影仪的工作基本原理是将光线照射到图像的显示元件上面,从而产生影像,然后再通过镜头进行投射,投影仪的伤眼情况比其他显示仪器小,投影仪是将画面投射在墙上或者屏幕上,光线又漫反射后进入眼睛,接近自然光,相比其他电子显示方式更适合人体接受,而且投影屏幕本身没有辐射。并且投影的画面宽大,更符合人眼睛的视觉习惯,可以有效减轻孩子的眼疲劳,从根本上杜绝因眼疲劳导致的视力下降,很多儿童在使用投影仪器时会对投影原理产生兴趣,但由于投影仪位置高悬,使儿童仅能观察投射影像,难以对投影仪内部构件以及投影原理直接触碰研究,限制了儿童对投影原理的进一步了解。
实用新型内容
为克服现有技术所存在的缺陷,现提供一种握持式自控投影球,以解决上述问题。
一种握持式自控投影球,包括上半球壳体、下半球壳体、上支撑片、下支撑片、转动托盘、圆形投影片、固定轴体、下筒体、上筒体、光源和镜头,所述上半球壳体和下半球壳体从上至下依次设置,上半球壳体的敞口端与下半球壳体的敞口端相对设置,所述上半球壳体的敞口端一体连接有上支撑片,下半球壳体的敞口端一体连接有下支撑片,上支撑片的底面与下支撑片的顶面可拆卸连接,固定轴体竖直设置在上半球壳体内,上半球壳体沿其厚度方向加工有弧形缝隙,转动托盘穿设在弧形缝隙处,转动托盘的底面通过固定轴体与上支撑片的顶面相连接,转动托盘的顶面上可拆卸连接有圆形投影片,下筒体的下端穿过下支撑片贴靠在下半球壳体的内壁上,下筒体内设置有光源,下筒体的上端朝向转动托盘设置,上半球壳体的顶部加工有通孔,上筒体的上端与通孔相连通,上筒体内固定安装有镜头,镜头朝向通孔设置,上筒体的下端朝向圆形投影片设置,圆形投影片处于弧形缝隙外的区域为二次涂改区域。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一、本实用新型为一种能够直接握持的小型投影球,外形易于握持,通过上半球壳体、下半球壳体、上支撑片、下支撑片、转动托盘、圆形投影片、固定轴体、下筒体、上筒体、光源和镜头之间相互配合能够实现操作者自行投影的过程,使操作者直接接触投影结构,实现主动启动投影过程。
二、上半球壳体的弧形缝隙与转动托盘和圆形投影片相配合实现二次涂改区域,二次涂改区域为操作者提供能够自行涂写的区域,再通过转动托盘的转动将其自行涂写内容处于镜头和光源之间,将操作者自行涂写的区域进行投影,更加便于操作者理解投影原理,激发学习兴趣。
三、本实用新型为一种投影玩具或用具,不仅能够满足儿童视觉要求,还能够激发使用兴趣,便于更加深刻理解投影原理,同时还便于减少儿童对其他电子产品的使用时间,利于儿童保护视力,降低其他电子产品对儿童视力的损伤,尤其适用于8周岁以下儿童的投影学习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结构剖面示意图;
图4为转动托盘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圆形投影片的俯视示意图;
图6为灯罩和灯体之间连接关系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绥化学院,未经绥化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332763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