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无感式垃圾投放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2123305596.0 | 申请日: | 2021-12-24 |
公开(公告)号: | CN216685832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07 |
发明(设计)人: | 苏志刚;赵乐;高波;文强军;张启建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万都时代绿色建筑技术有限公司;深圳绿合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F1/00 | 分类号: | B65F1/00;B65F1/14;B65F1/16;B65F7/0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神州联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24 | 代理人: | 王志强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无感式 垃圾 投放 设备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无感式垃圾投放设备,属于垃圾投放设备技术领域。包括有投递面板架和后网罩,所述投递面板架上设置有一个或数个上下排列的投递口,所述投递口上安装有可无接触式感应开关的投口门。与现有技术相比,首先,本垃圾投放设备设置有上下排列的投递口,用于投放不同种类的垃圾,能够有效地利用上下空间,缩小产品的体积;其次,本垃圾投放设备的投递面板架设置有无接触式感应开关和脚踏感应开关,能够使开门方式更加多样化,便于用户选择和使用;另外,本垃圾投放设备还设置有后网罩,能够罩设在垃圾桶上阻挡垃圾,避免垃圾丢出到垃圾桶外;最后,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成本低,便于使用和推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垃圾投放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无感式垃圾投放设备。
背景技术
伴随着垃圾总量的不断增长,垃圾的回收处理就显得十分重要了,要想回收处理变得简单首先必须要做好垃圾的分类,现在的垃圾箱、垃圾桶、垃圾房往往一个设备上设置多个不同类垃圾的盛放口,都具备了分类回收功能。但是现有技术的这些垃圾回收设备虽然都具有分类功能,但是这些设备也都还存在一些弊端,主要弊端如下:
1、现有技术的垃圾回收设备一般都不具备自动开门功能,需要人为的去打开箱门才可以将垃圾丢进去,少数具有感应开门结构的垃圾设备,只设置有单一的手感开门结构,感应结构单一,当双手持物或感应结构损坏时,不能够选择,不方便使用;
2、现有技术的垃圾投放设备都只具有横向设置多个投递口,这种结构虽然也可以做到垃圾分类,但设备往往较宽,横向占用空间大,不方便安装和使用;
3、现有技术的垃圾投放设备一般都在投递口后侧设置垃圾箱或垃圾桶,由于垃圾箱和垃圾桶是敞开结构,用户在投递垃圾时往往会将垃圾丢出垃圾桶或垃圾箱外,需要进行人工清理。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首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感式垃圾投放设备,设置有上下排列的多个投递口,能够有效减小设备体积,节约使用空间;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感式垃圾投放设备,设置有多种感应开门方式,便于用户选择,方便使用;
本实用新型的又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感式垃圾投放设备,能够避免垃圾丢出垃圾桶或垃圾箱外,便于垃圾的投放和分类。
本实用新型的再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感式垃圾投放设备,结构简单、成本低,便于使用和推广。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无感式垃圾投放设备,包括有投递面板架,所述投递面板架上设置有一个或数个上下排列的投递口,所述投递口上安装有可无接触式感应开关的投口门。
进一步地,所述投递面板架的后方由前到后依次设置有与所述投递口数量相同的垃圾存放位,所述垃圾存放位与投递口一对一相匹配,所述投递口下方还设置有用于遮挡下方投递口的垃圾存放位的上口托板,所述上口托板的一端固定在投递口上。在本实用新型当中,通过设置上下排列的投递口,用于投放不同种类的垃圾,能够有效地利用上下空间,缩小产品的体积;同时,在投递口上设置上口托板,能够方便地将本投递口的垃圾丢入到相对应的垃圾存放位,通过上口托板的遮挡,避免垃圾掉落到下方投递口对应的垃圾存放位,有效地的做到对不同垃圾的分类。
进一步地,所述垃圾存放位上还设置有垃圾桶,所述垃圾桶的上方还设置有后网罩,所述后网罩安装在投递面板架上,所述后网罩包括有用于阻挡垃圾的侧板和顶板,且所述后网罩的前端与投递口连通,下端与垃圾桶连通。垃圾从投递口经后网罩进入到垃圾桶内,后网罩的侧板和顶板能够阻挡垃圾,避免垃圾丢出到垃圾桶外。
进一步地,所述投递面板架上还设置有指示灯。设备通电后,指示灯亮绿灯,设备正常工作,可以进行投口感应操作;当设备故障或进行检修时,指示灯亮红灯,投口门锁死,不可进行投口感应操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万都时代绿色建筑技术有限公司;深圳绿合环境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万都时代绿色建筑技术有限公司;深圳绿合环境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330559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钣金机壳密封灌胶结构
- 下一篇:一种具有防护网罩结构的垃圾投放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