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内置于再生塔的液位调节器有效
| 申请号: | 202123268670.6 | 申请日: | 2021-12-23 |
| 公开(公告)号: | CN216712016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10 |
| 发明(设计)人: | 谭瑞春;段有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冶焦耐(大连)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10K1/00 | 分类号: | C10K1/00;C10K1/08 |
| 代理公司: | 鞍山嘉讯科技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21224 | 代理人: | 白楠 |
| 地址: | 116085 辽宁省大连***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置于 再生 调节器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湿式氧化再生塔脱硫液的液位调节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内置于再生塔的液位调节器。为立式套管结构,完全设置在再生塔内,包括脱硫液溢出管、液位调节管、集液槽、脱硫液排出管、防涡结构、清洗结构与顶部提升结构;集液槽固接在再生塔内壁上,脱硫液溢出管固接在集液槽的槽底,并且伸入集液槽内;液位调节管底部与脱硫液溢出管套接,顶部与顶部提升结构相连,顶部提升结构带动液位调节管沿着脱硫液溢出管上下移动;脱硫液排出管与集液槽的槽底相连通,防涡结构位于脱硫液排出管上方,清洗结构位于防涡结构上方。避免脱硫液再生后的夹带气体,结构紧凑,降低了再生塔的偏心载荷,减少人工清理的工作量,节约建设、运行成本。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湿式氧化再生塔脱硫液的液位调节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内置于再生塔的液位调节器。
背景技术
目前焦炉煤气湿式氧化法再生塔顶的液位调节器设置在再生塔的外部,或者部分设置于再生塔内部,这两种位置的设置都会产生一定偏心载荷,为减少偏心载荷对再生塔的不利影响,液位调节器的直径都尽可能缩小。
液位调节器的直径小导致脱硫液溢流流速快,夹带大量空气;同时,由于空间限制,脱硫液排出管都开在液位调节器集液槽的侧面,快速流动的脱硫液的夹带空气返回脱硫塔,存在安全隐患;集液槽流动死区大,硫磺沉积、结合成块,对脱硫液在脱硫塔的喷洒产生不利影响。
实用新型内容
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内置于再生塔的液位调节器,解决脱硫液再生后的夹带气体问题,有利于脱硫工序的稳定运行,设备结构紧凑,降低了再生塔的偏心载荷,减少人工清理的工作量,节约建设、运行成本。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内置于再生塔的液位调节器,为立式套管结构,完全设置在再生塔内,包括脱硫液溢出管、液位调节管、集液槽、脱硫液排出管、防涡结构、清洗结构与顶部提升结构;所述集液槽固接在再生塔内壁上,位于再生塔内,脱硫液溢出管固接在集液槽的槽底,并且伸入集液槽内;液位调节管底部与脱硫液溢出管套接,顶部与顶部提升结构相连,顶部提升结构带动液位调节管沿着脱硫液溢出管上下移动;脱硫液排出管与集液槽的槽底相连通,防涡结构位于脱硫液排出管上方,清洗结构位于防涡结构上方。
还包括连接管,连接管一端与脱硫液溢出管底端相连,另一端与再生塔脱硫液槽相连。
所述集液槽为U型槽。
所述液位调节管的底端高于集液槽的槽底。
所述防涡结构为十字型板。
所述清洗结构包括清洗液管与喷头,清洗液管为U型管,沿集液槽内壁设置,多个喷头均布在清洗液管底部。
所述顶部提升结构为滑轮结构或卷扬结构,顶部提升结构固接在再生塔的顶部,其钢丝绳伸入再生塔内与液位调节管相连。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完全置于再生塔内,结构均衡,减少偏心载荷对再生塔的不利影响。
2)本实用新型集液槽内设置清洗结构,避免硫磺沉积、结合成块,有利于脱硫液在再生塔内的喷洒分布。
3)本实用新型脱硫液排出管设置在集液槽底部,其顶部设有防涡结构,减少气体夹带,消除安全隐患。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俯视图。
图中:1-脱硫液溢出管 2-液位调节管 3-集液槽 4-脱硫液排出管 5-防涡结构6-顶部提升结构 7-连接管 8-清洗管 9-喷头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冶焦耐(大连)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中冶焦耐(大连)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326867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移载装置
- 下一篇:一种摄影灯具收纳设备





